English

“國家公祭日”我們還應該思考更多

2017年12月15日 14:55:00來源:台灣網

  2017年12月13日迎來第四個國家公祭日。今年是日本發動侵華戰爭80週年,也是南京大屠殺發生80週年。當天,在南京17處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12個社區和6家反映抗戰主題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與國家公祭儀式同步舉行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活動。(12月12日新華社)

  1937年12月13日,當時中華民國首都南京淪陷,為了進一步摧毀中國軍民的抵抗意志,侵華日軍公然違反日內瓦公約,在南京及其周邊地區進行長達四十余天的大規模屠殺,手段野蠻殘忍,對那些並沒有抵抗可能的平民及戰俘進行殺害、姦淫,慘絕人寰,人神共憤。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最為難以忘記的歷史,它既是中國人民眾志成城奮起反抗的歲月,也是中華民族遭受法西斯侵略的灰色記憶。從1931年9月18日到1945年8月15日,中國軍民與日寇進行14年的艱苦戰爭,最終把侵略者趕出了我們的土地。它是一段屈辱的歷史,是一段苦難的歷史,是一段振奮的歷史,是一段用血肉寫下的歷史,是一段中國人不能忘記的歷史。

  隨著參與這場戰爭的前輩尚存在世的越來越少,隨著日新月異的新生活,人們似乎淡忘了這段80年前的往事,在去年抗日戰爭勝利的日子裏,很多媒體都搞過調查,很多被採訪者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麼日子,這裡面不乏人民教師,不乏青年學生,更有高級知識分子,也有我們的黨員幹部。筆者以為這忘記是一種恥辱,因為我們本不該忘記,不該忘記我們各派系中國軍隊不計前嫌,同仇敵愾,齊奔淞滬抗戰的前線,用血肉之軀與日軍的艦炮對抗;不該忘記在臺兒莊在藤縣在臨沂留下無數川軍的英靈;不該忘記為了配合英美盟軍抗戰打出國門把鮮血灑在緬甸印度的中國遠征軍;不該忘記在敵後用小米加步槍進行艱苦抗戰的八路軍;不該忘記日軍在我們當時的首都南京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不該忘記的還有很多很多……

  國家通過立法的形式,從國家層面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並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正是為了喚醒那些還在“記憶沉睡”中的國人,激發國人的民族憂患意識。我們不是不願意忘記傷痛,可是有一種傷痛卻真的沒有忘記的理由。正因為我們熱愛眼前的和平,所以我們不能忘記那段苦澀的記憶。只有牢記昨天的痛苦,才能迎接美好的明天。(台灣網網友:任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