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多地推獨生子女護理假,“常回家看看”不是夢

2017年11月20日 13:34:33來源:台灣網

  “找點空閒,找點時間,領著孩子,常回家看看。”這是歌曲《常回家看看》中的歌詞。作為子女,我們都希望在有生之年能陪著父母走到盡頭。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我們常常因為賺不完的錢或是請不了的假,而不能趕回父母身旁。於是,一些地方政府針對這種情況,出臺了相應的“獨生子女護理假”福利政策。

  近日,黑龍江政府明確了“獨生子女護理假”天數。至此,國內已有六省公佈了該項政策,分別是河南、福建、廣西、海南、湖北和黑龍江。另外,重慶與雲南兩省擬出臺相關政策。黑龍江政策一齣,該省網友在紛紛叫好點讚的同時,也有著恐其淪為“紙上福利”的擔心。

  這樣的擔心當然不是空穴來風。例如,河南“獨生子女護理假”政策已經出臺一年多了,但是實施的效果並未如預期,申請人寥寥。雖然相關政策已經建立了“企業黑名單”,但是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問題主要集中在請假難這個方面上,即“冷拒絕”。企業不敢明面上拂了法規政策的意,就增加員工請假的手續。比如説,企業需要請假職工證明獨生子女身份、父母年齡60歲以上、醫院開具的住院清單等。顯然,這些證明對於外來務工人員來説,無異於無端的刁難。所以,申請者的稀少也就見怪不怪了。

  企業本來就應該是個以盈利為目的的組織機構,而員工是構成企業利益鏈條最基礎的一環。在這樣的情況下,員工的護理假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生産時間與生産成本,就與企業的初衷背道而馳。在某種程度上,它與孕婦休産假是一個道理。要得到徹底解決,而不是進而成為企業選擇員工的又一附加篩查選項。

  我們要認識到,護理假對於黨政機關和財政供養的事業單位應該不成問題,但對於其他的企事業單位,尤其是將經濟效益放在首位的私企就真的需要理解力和執行力了。政府要鼓勵企業給職工護理假。而護理假所産生的用工成本,政府可以通過財政補貼或者減稅的方法幫他們消化一部分。為了保證護理假落到實處,政府需要專門配套相應的法律責任,違規的用人單位要被罰款。勞動監察等部門還應該對用人單位進行督導,監管和執法檢查。

  “獨生子女護理假”政策本身是溫馨的,充分地反映了公共政策對特殊家庭應有的傾斜與關愛。它既是人性化的安排,也是對計劃生育的補償,也可以理解為獨生子女對父母贍養義務的政策配套。但是對於如何更好地施行它,一定要仔細琢磨,而不是使其成為“一紙福利”,讓“常回家看看”成為笑談。(台灣網網友:郜傳賢)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