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從國考報名來思考公務員應具備怎樣的素養

2017年11月15日 15:21:45來源:台灣網

  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8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網上報名和資格審查工作分別於2017118180011101800結束,共有165.97萬人通過了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較去年的148.63萬人增加了17.34萬,創近7年新高,平均競爭比為581,最熱職位競爭激烈程度超“兩千挑一”,119個職位無人報考。(1114日 新浪網)

  近年來,公考日漸升溫,無論是國考還是省考,都呈現出一片火熱的狀態,尤其是“三不限”崗位競爭特別激烈。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公務員這一群體,有的人是為了心裏的理想事業,有的人為求一份安穩的工作,有的人則是為了解決當下艱難的就業問題。無論是為了理想還是為了工作,既然選擇了這條路, 便只顧風雨兼程。

  而筆者今天想要思考的則是,公務員應該具備怎麼樣的素養。

  從某論壇上,筆者收集到了一些關於公務員所需“素養”的一些看法,將這些看法歸類,大家認為素養有兩個方面,那就是專業素養和思想素質。第一,作為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公務員一定要優中選優,必須具備良好的基本專業素質,這樣才能在日後的工作中有著較好的業務能力,才更更好的為人民服務。第二,公務員作為人民公僕,要有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必須要有崇高的思想覺悟和良好的道德修養,要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牢記使命,不忘責任,深入基層,服務群眾,才是一個合格的公職人員。

  首先需要的是專業素養,這些在考試要求以及考試的流程中就已經有了明顯的體現。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專業素養首先體現在專業要求上,考試大部分崗位都有專業限制,比如財務、電腦、政法,這些的設置就是為了篩選適合崗位需求的人才。其次,筆試、面試、體能測試、考察,各個方面都是對於專業素養的測驗。

  筆者看來,專業素養是一個硬性要求,拋開專業素養來談,我覺得最重要的素養還是在於思想素質。作為新時代的公務員,要有一顆為民服務質樸的初心,才能行至更遠,如果只是帶著功利性的擇業動機加入公務員隊伍,即使成功也僅僅是一份工作而已,很難成為一份事業。愛國、愛黨、愛民之心,無比堅定的政治立場、寬廣樸實的愛民情懷、永無止境的求學精神,這些都是作為公務員應具備的素養。深入群眾,紮根基層,在非舞臺中央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只有與這個國家的興盛同向同行,青春夢想才能放得更高遠,人生華章才能寫得更精彩。

  新時代下的公考需要新的素養,無論是專業素養還是思想境界,都要開啟新氣象、開闢新境界、踏上新征程。新生代公務員群體,需要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不改初心,不忘使命,腳踏實地,心懷擔當,紮根基層,深入群眾,厚積薄發,砥礪奮進,這正是公務員應具備的基本素養,是推動我們走向新時代的不竭動力!(台灣網網友:喬雨)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