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變味的萬聖節急需回歸“原味”

2017年11月01日 15:18:25來源:台灣網

  1031日是萬聖節的前夜,雖然不是咱們的傳統節日,但很多幼兒園和小學也都準備了萬聖節的相關活動。(111日 《錢江晚報》)

  當下不少的西方節日已經“中化”成我們自己的節日,甚至是過得比西方人還要帶勁的。這個還不僅僅是從剛結束的萬聖節看出,耶誕節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在這樣的節日氛圍的熏陶之下,讓我們的傳統節日似乎顯得更加冷清了,而在這些西方的節假日中,哪些地方是必須度過的呢?筆者認為首當其衝的就是學校。

  近日在網路上掀起的萬聖節孩子服裝秀,其中有一張甚是恐怖的照片,讓人感到了一絲絲的涼意,這難道真的是親生的嘛?從這些引起的關注就是對各地幼兒園,讓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一起度過萬聖節,從而衍生出了不少的段子,甚至是有新聞標題是這樣的。“10個娃上幼兒園,9個都在刨南瓜!哈哈哈今天家長群刷爆了,看完真是想笑又想哭啊”。

  其實就筆者而言,對於幼兒園的教育,從來都不覺得是為了讓孩子接受知識的累計,反而幼兒園是一個培養孩子習慣,養成良好品格的地方,與其説是一個知識的獲得處,不如説是讓孩子們去慢慢習慣集體生活的地方,為以後小學和中學的教學提供一個平臺的地方,所以能夠學到多少知識到還不是最重要的,能夠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才是最關鍵的。

  對於幼兒園來説,也是分成公立和私立,當然這個不是單純的從金錢上來體現,還有的就是得從教育師資力量來説。此次的萬聖節,多數也是在私立的幼兒園才開展活動,其幼兒園的初衷是很好的,佈置一些活動讓父母和孩子一起參與,增加親子時光,可是家長們表示:一個、兩個、三個都還能夠接受,但是有家長反對幼兒園親子活動太多的,而且有些時候活動的結局有點變味,這讓家長很是頭疼的。

  必須承認一點,有些家長對於幼兒園的定義是認為自己把孩子交給了學校,那就應該對孩子全方面的負責,把家庭的教育都給忽略了,所以幼兒園才採用這樣的方式,把父母的責任給拋出來,即便是和孩子一起“刨南瓜”,那也是一種親子互動。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話不僅是伴侶之間可以説,其實在父母與子女之間也是如此,父母看著孩子成長,孩子伴著父母變老,當有一天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也變得“躁動”起來了,那麼真正的“中國味”也就回來。(台灣網網友:李小)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