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暴力是湖南弒師案的元兇

時間:2015-12-09 07:51   來源:台灣網

  12月4日,湖南邵東縣創新實驗學校教師滕昭漢在辦公室內被其學生持水果刀刺中身亡。5日,滕昭漢老師生前帶的最後一個班級——高三97班的91名學生,聚集到邵東縣人民醫院太平間門口,欲將滕老師的遺體接“回家”,雨中集體唱起了其生前最喜歡的歌曲《父親》。7日,這段學生邊唱邊哭的視頻悄然傳至網路,再次引發網民悲情。(澎湃新聞12月7日)

  逝者安息。但願這91名學生悲慟的輓歌,能帶給滕老師一絲慰藉。在邵東,弒師案不是孤例,就在兩個月前三名中小學生入室搶劫,女教師被毆打致死。沒有任何證據將兩起弒師案聯繫在一起,但根據新聞報道,兩起案件的嫌犯都沉迷于網路,不同的是,三名中小學生沉溺于“殺人”的網路遊戲,而據同學反映,殺害滕老師的嫌疑人龍某,沉溺在網路小説的世界裏不能自拔,導致連個兩門考試成績只得了7分和9分,這也是滕老師約談龍某及其母親的原因。

  網路很精彩。對於善於利用網路的人來説,網路是改變工作和生活的得力助手。對於沉溺網路的人來説,網路能夠搭建一個供他們意淫的虛擬世界,在這個世界裏,充斥著暴力、色情、兇殺等負能量,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以缺少甄別能力的青少年居多。

  據了解,龍某所在的班級是學校最優秀的班級之一,龍某的成績在班中曾屬於中上游。我們無從知曉,水果刀刺中相伴了兩年多時間的老師時,龍某的腦海中思考的是什麼?但稍有不順,暴力相向的情節,不正是網路虛擬世界的慣性思維麼?

  暴力,是網路“教給”龍某解決問題的手段。網路世界裏強者為王,追求的是隨心所欲。為了牢牢吸附受眾,網路世界需要拋出連續不斷引爆受眾興奮點的高潮,這些高潮用情慾包裹,間有暴力摻雜,沉溺其中往往能夠給人帶來不正常的“滿足”假像。很多成年人虛幻與現實不分,沉溺于網路虛擬世界追求變態的滿足感,對涉世未深的學生更是有著巨大的洗腦能力。

  暴力,是網路“誘惑”龍某沉溺虛擬世界的誘餌。一邊是複雜的學業和未知的前程,一邊是虛擬世界中精神的極度滿足。當面對老師、母親的訓斥,挫敗、羞辱及憤怒的感覺與網路虛擬世界的落差,隨手揮出的水果刀只不過是龍某尚沉溺在虛擬世界的思維的自我催眠和本能反應。

  法律將給龍某應得的懲罰,但是影響龍某的原罪——網路暴力還在虛擬世界大行其道。當虛幻世界逐漸腐蝕年輕人的價值觀念,誰能來救救我們的孩子?(台灣網網友:付森)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