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風憑藉力,期待中英關係發展更進一步

時間:2015-10-22 14:34   來源:台灣網

  應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國王伊麗莎白二世的邀請,習近平主席于10月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距離上次國家主席胡錦濤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已經過去了10年。習主席訪問英國其意義不可謂不重。

  今年是中英兩國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第十一年,是又一個十年的新開始。在上一個十年,中國和英國的關係發展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最近的一次的風波發生在2012年的5月。當時,英國首相卡梅倫不顧中國反對會見了達賴喇嘛,中國對英國進行了18個月的“冷藏”,直到2013年12月,卡梅倫實現訪華後,中英關係才波瀾不驚地繼續發展。

  中英之間雖然有波折,但更多的還是合作和發展。特別是最近一段時期,我們看到英國不顧傳統鐵桿盟友美國的反對,西方大國中第一個明確表態加入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在發達國家中第一個發行人民幣主權債券;成立中國在亞洲地區以外的首個人民幣清算中心。這一切都説明,英國這個老牌帝國在外交政策上正變得越來越靈活,越來越不受外界干擾。我們是希望看到這種結果的,這為中英兩國之間的進一步合作提供了不錯的政治環境。

  在全球經濟依然不景氣,世界各國都在為發展尋找出路的時候,中國的到來顯然是英國樂意見到的。英國政府以“黃金時代”定義即將到來的中英關係,就足以證明英國政府對這次訪問的期待。

  中國和英國之間在經濟上有很大的互補性,相互合作的空間巨大。英國私有企業佔國內生産總值的60%以上,服務業佔國內生産總值的3/4,而製造業卻只佔10%左右。而中國則正好相反,中國在機械製造、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有巨大優勢,恰好可以彌補英國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不足。當前,英國政府制定了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打造“英格蘭北部經濟中心”、“英國工業2050戰略”等宏大計劃。實事求是地説,英國為實現這些計劃少不了借力中國。而這次習近平主席的訪問恰好為英國提供了一次簽訂多項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大單的機會,這不僅于英國有利,也對中國的企業走出去大有裨益。

  今年還是中英文化交流年。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空前活躍。2014年,中國有超過50萬名遊客到英國旅遊,有13,5萬名中國學生正在英國留學。到2015年,英國已經建立27所孔子學院和113間孔子課堂,數量高居歐洲國家之首,還有51對中英省郡、城市締結了友好關係。這足以説明中英雙方之間的文化交流在進入一個熱絡時期。文化的交流是讓中英雙方相互了解,相互理解的過程,這將為彌合中英雙方的分歧提供一劑良藥。

  習近平主席從北京到倫敦跨越8個時區,飛過8800公里的路程,為中英雙方關係的進一步發展鋪平道路,我們有理由相信中英兩國領導人將以腳踏實地的精神和開拓創新的行動,打造中英關係新定位、繪製中英關係新藍圖、開闢務實合作新前景、樹立國際合作新典範。

  “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期待中英關係會越來越好。(台灣網網友:河北大學劉浩)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