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回眸:龍獅共舞創雙贏

時間:2015-10-22 14:34   來源:台灣網

  倫敦時間10月19日20時許,習近平主席夫婦抵達倫敦希思羅機場,正式開始了對英國的訪問。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訪英是中國國家主席10年來首次對英國進行的國事訪問,而今年也是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第二個十年的開局之年,因此,習近平總書記的此次英倫之行可謂意義非凡。

  英國歷史上有位著名的獅心王理查德德一世,也自那個時代起,英格蘭的紋章便確立了紅底三金獅的傳統,而如今的英國國徽上,也有熠熠生輝的獅子形象,由此可見,獅子在英國是多麼受到推崇。作為西方最先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之一,英國一直以其務實的外交政策在世界政治格局中享有一席之地。而作為一個政治大國,日益崛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在國際事務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中英兩國在世界範圍的政治影響力可見一斑。10月20日,英國皇室以最高禮遇歡迎習近平的到來,王室的三代眾多成員參與其中,當日倫敦騎兵檢閱場的場面可謂宏大。

  而在這些極度熱情的歡迎背後,是超過300億英鎊的貿易投資協定。中英關係在3年前曾一度陷入低點,而2013年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打破了兩國關係的堅冰。從2012年初到2015年10月,英國對中國商品出口累計增幅近50%,而其對中國商品進口累計增幅也達到近40%。英國財政大臣奧斯本直言不諱:“我們需要中國來推動我們的經濟發展。”由此,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如今的外交基礎仍然在於其自身的經濟及市場優勢,而我們可以憑藉此優勢開闢一次又一次成功的外交,再從外交對象中學習我們所缺乏的東西。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也意味著中國基本上擁有著世界上最廣袤的市場,但經濟體制不健全、市場投機嚴重、經濟結構不合理等問題也十分明顯;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在經歷一次次的經濟危機之後,其市場經濟體制有長足的發展,較為健全的經濟體制給予其國民經濟較強的抗逆性,完善的社會福利也讓民生無後顧之憂,但是英國相較于中國,人口連年負增長、內需不足等問題也十分明顯。因此,中英兩國的經濟合作可謂十分必要,在龍獅共舞中取長補短。

  10月20日,習近平在英國議會發表講話。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著重提到了英國的法制建設的先進,也強調我國古代就有著民本和法制思想。很明顯,在當下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習近平主席想到英國來交流有關法制建設的問題。英國向來有著“王在議會,法為習慣”的傳統,這一點是英國代議制確立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下中國政府在取我中華傳統法制之精華之後,再汲取世界各國的法制之精華,將我國法制建設真正推進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高度,這是中國政府未來的法制建設目標,希望中英兩國立法機關可以加強交流,相互借鑒。

  經濟與法制,這是我國當下需要著重轉型改進的兩塊事關民生的大事。習近平總書記此次訪英的目的涉及方方面面,但是經濟與法是必然成為主題的。中國如龍,英國如獅,在國際舞臺上龍獅共舞,讓他國見證龍獅雙贏。(台灣網網友:章家正)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