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包乞丐”想説愛你不容易

時間:2015-09-30 13:43   來源:台灣網

  “今年中秋單位沒發月餅,親,給5塊錢買月餅吧。”中秋剛過,國慶將至,雙節來臨時,你遇到這樣主動討要微信或者支付寶紅包的“紅包乞丐”了嗎?遇上這樣的“紅包乞丐”,你受得了嗎?(東方早報9月29日)

  如今年青人見面最熱的話題就是“今天你搶到多少紅包?”網路時代,人們不知不覺就開始了“討紅包”大戰,而且這個“討紅包”不分對象和時間,隨便一名網友就可能開口“討”要了。然而,“電子紅包”火爆的背後衍生了一類專門用微信或者QQ不斷向其他人索要紅包而且只收不付的人,這類人稱為“紅包乞丐”。

  “紅包乞丐”往往活躍于節日前夕,無論是親戚朋友還是陌生網友,只有打開手機接踵而至的“討紅包”撲面而來,而且這種索要不厭其煩,變本加厲。筆者的朋友前兩天還在為此事發愁,她説:“為了發紅包,我的餘額就剩一塊錢了,我發給對方,得到的回復是‘真小氣,才一塊錢呀!’”“討紅包”本來是種娛樂,如果綁架了感情就“變味”了。不擇手段的向朋友“討紅包”那就是“紅包乞丐”,這種人在得到金錢的同時也疏遠了朋友間的距離。

  “中秋節到了,發5塊錢給我買個月餅好嗎?”“長假來了,終於可以去看看這個世界了。你可以給我一個紅包讓我去旅遊嗎?”。“你給我發個紅包,我給你一個八卦。”如果大家遇到這樣的問題,是不是有苦難言,心如五味雜陳。不搭理吧,別人説你小氣自己不好意思,滿足對方吧又會引起對方無休止的要求,自己又心有不甘。

  據《東方早報》報道:有人一天時間光靠“討紅包”就“賺”到一千多元。不出門、動動手指就能賺錢成了一些“投機取巧”者的“理想”。他們靠欺騙朋友的感情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有的人“討”到錢還説“好多朋友私信來誇我人氣高,説他們發佈這條以後根本沒有人理。我聽了心裏很高興,誰不喜歡自己受人歡迎呢?我本意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能夠獲得關注。”這樣的朋友真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根本不站在“被討”者的角度想一想。對於“紅包乞丐”有網友説出自己的無奈“我的錢是辛辛苦苦賺來的,不想給這些對親友進行道德綁架的人。”“這麼經常要紅包,難道沒有自尊心嗎?我覺得我不需要這種不考慮別人心情和現實情況的朋友。”可見,過度“討紅包”並不被大家看好。

  “有借有還,再借不難”。這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如果屢借不還那就是“言而無信”。儘管很多人“討紅包”的性質和目的不一樣,但是過度“討要”就冷淡了人情,污染了社會,滋長了貪婪。有句話説的好,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我在你身邊,你卻在搶紅包。

  有人對“討紅包”者進行了分類,什麼“坑騙型”“節日型”“自由發揮型”。筆者認為,只要過度“討紅包”,不管你是哪個型、哪一類都應該有道德底線和人文情懷,一味地投機倒把、出賣誠信其結果只能是“得不償失”。(台灣網網友:陳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