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遊”應當是孩子國慶出遊的首選

時間:2015-09-30 13:45   來源:台灣網

  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我國的國慶節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成立的紀念日--10月1日。在國慶假期裏我們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尤其是孩子們更要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立志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當今社會,孩子的時間幾乎被繁重的學習佔據,每逢假期,家長總是給孩子報各種特長班,即便是帶孩子出遊,很多家長也會選擇動物園、海洋館以及各地的名山大川……家長帶孩子出遊目的都是想增長孩子的見識,陶冶孩子的情操,豐富孩子的內涵。然而筆者提醒諸位家長,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的“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是孩子成長中最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教育,一個孩子的“愛國”情懷直接影響到他的“品質、品味、品行”。所以説,如果家長帶孩子出遊,“紅色遊”應當是孩子國慶出遊的首選。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我們已經在9月3日已經舉行了震驚世界的“大閱兵”。國慶臨近,我們依然可以借國慶小長假來對孩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國慶節我們不能只專注于“慶祝”而忽略了“紀念”,我們要利用國慶節前往紅色景區、景點接受愛國主義教育,我們要沿著革命者的路線,重溫革命先烈那烽火連天的歲月,我們要讓革命先烈的“紅色精神”得到傳承、得到發揚。和平年代的盛世繁華離不開革命先輩們的無私奉獻,是他們用生命和熱血才換來今天的繁榮與富強,孩子們不但要牢記歷史,牢記先輩們的英雄事跡,而且還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曾説:“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就是這個道理。

  南宋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經提到“切己體察,身體力行”,學習不要停留在口頭上,要見之於自己的實際行動。“紅色遊”就是一種見之於實際行動的學習,孩子們通過對革命歷史的觀察學習,可以寫寫“革命日記”,講講“革命故事”這樣他們的語文素養和人文情懷也能得到提高。

  國慶假期,很多孩子或許沉迷于酒吧的喧囂;或者沉醉於網路的虛幻;或許沉思于浩瀚的書海。但是筆者希望,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的你們,應該“有擔當”“有抱負”“有思想”“有毅力”。未來就在遠方,路就在腳下,孩子們能沿著先輩的步伐腳踏實地的走,偉大的“中國夢”就一定能實現。

  喜迎國慶的特徵是為了凝聚民族的認同感,增強人們的使命感。孩子們要健康地成長就必須有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環境。家長應當給“紅色遊”當成國慶出遊的首選,因為“紅色”精神可以讓孩子少些攀比多些樸素;少些浮躁多些踏實;少些膚淺多些內涵。(台灣網網友:陳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