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訪美:以真誠為往來基礎

時間:2015-09-29 15:58   來源:台灣網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9月22日至25日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是在複雜的國際環境下進行的。在訪問期間,習近平和奧巴馬舉行了深入、坦誠、建設性的會談,並在金融設施建設、經貿、文化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這樣成果的取得,在並不平靜的國際環境裏是為世界矚目的。出訪活動的成功,引起了人們的思考:世界再風雲變幻,各國間的關係再瞬息萬變,在兩國外交的方面,卻有著一個不變的真理,那就是,努力的與對方站在平等的地位上,以真誠作為基礎的進行交往。

  近年來,世界對中國的迅猛發展有目共睹,中國的經濟發展超越日本,趕超美國,難望項背的國家自然對中國報以“羨慕”的目光,而對於那些原本是經濟強國的老牌國家來説卻是一種深深的不安和警惕。而這種“嫉妒”甚至“恨”的眼光對中國的經濟、軍事、外交發展是一種潛在的阻礙。

  古希臘著名歷史學家修昔底德曾經提出過一個被視為國際關係的“鐵律”的“修昔底德陷阱”,所謂“修昔底德陷阱”即是指一個新崛起的大國必然要挑戰現存大國,而現存大國也必然會回應這種威脅,這樣戰爭變得不可避免。歷史上許多例子都證明了此規律的不可避免性,如兩次世界大戰中,新興資本主義國家德國對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法的挑戰。而如今的中國在國際上被視為是新崛起的大國,而感受威脅的大國是美國等國家。

  但中國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以及在國際中的活動證明,中國無心挑釁美國,所追求的發展之路也不是戰爭。中國曾經飽受戰爭之苦,曾經忍受過新崛起國家的欺淩,曾經也是“修昔底德陷阱”定律的受害國家,中國思想家孔子曾經説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中國逐漸發展的過程中,中國不會受“修昔底德陷阱”的束縛。

  2013年,習近平訪美期間,與奧巴馬總統進行了安納伯格莊園會談,在此期間,習近平提出了構建中美兩國新型大國關係的主張,希望兩國不衝動,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寬廣的太平洋有足夠的空間容納中美兩個大國的發展。

  在2014年1月22日,關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專訪刊登在了《世界郵報》創刊號。在專訪中,針對中國迅速崛起後,必將與美、日等舊霸權國家發生衝突的擔憂,習近平説,我們都應該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強國只能追求霸權的主張不適用於中國,中國沒有實施這種行動的基因。

  習近平在公共場合的一系列談話及行動都變現出了中國在外交中的誠意以及平等的姿態,中國的崛起是幾代中國人用血淚換來的,是值得世界尊重的成果,享受發展成果的我們不會以此作為我們傲慢的資本,因為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為了今天的成果我們付出了什麼,付出了多少。

  此次習近平訪美,“首腦外交”、“第一夫人外交”、“熊貓外交”、“文化外交”等亮點引起了世界的關注。一系列事實證明,中美之間取得了許多成果,而這些成果卻為一些過於消極的人所忽略,這些人往往過分悲觀估計中美兩國的關係,放大兩國的差異性,而事實證明,中美是可以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往來的,中美兩國和則兩利。(台灣網網友:梁春雨)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