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三點希望”:實事求是的現實需求

時間:2015-09-28 18:15   來源:台灣網

  2015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抵達西雅圖,開啟訪美活動。9月23日晚,習近平主席出席西雅圖威斯汀酒店的僑界茶話會,約有500多名華人華僑代表參加。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不但強調中國夢的內涵,更是對華僑們提出了貼切現實的三點希望:希望僑胞們積極融入美國主流社會,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學貫中西、融通中美的優勢,為中美互利合作牽線搭橋;積極主動宣介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中美兩國民間交流的重要性。誠然,中美兩國的雙邊貿易額在逐年增長,兩國企業的交流也日趨頻繁,但是兩國真正的草根階層的民眾的交流還是少之甚少,畢竟中美兩國間隔著浩瀚的太平洋,地理異處使得兩國的民間交流並非易事。因此,在美華僑華人群體儼然成為兩國民間交流的橋頭堡,他們有著中國的文化傳統,同時又深諳美國文化濫觴,他們不僅可以成為兩國民間交流的橋頭堡,更可以成為兩國民間交流的紐帶。據有關數據統計,2014年在美華僑華人數已達450萬人,成為美國第一大亞裔群體,而其自身帶有的中美混合文化成為美國多元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習近平總書記對在美華僑華人提出的這三點希望是是現實現狀。旅居海外的中華赤子,他們的愛國情懷或許比國內同胞更加強烈。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常務副會長裘援平在2014年12月15日的一次演講中強調:“作為廣大僑胞生於斯、長于斯的故土和家園,華僑華人也真心希望兩國政府和民眾能增進了解與合作。”2014年有關數據顯示,中美建交35年來,兩國貿易額增長200多倍,建立90多個政府間對話機制,平均每天有1萬多人往返于太平洋兩岸,這些成果難道僅僅是中國領導人的幾次訪美能夠做到的嗎?實事求是,當然不是。貿易額的增長取決於兩國民間,90多個政府間對話機制的建立需要兩國民間的支援,只有在美華僑華人融入美國社會,用中國文化感染美國公民,美國民眾才能夠有希望與中國民間交流的好奇心。對於美國人來説,再華美的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都不如在美華僑華人對美國友人訴諸的中國故事。因此,在美華僑華人在背後為中美兩國關係的發展所做的貢獻不言而喻。

  “三點希望”不僅是現實現狀,也是現實需求。中美關係的進一步發展是離不開在美華僑華人的支援的。如今,赴美的中國公民人數仍在攀升,新晉僑民應當向老僑民學習,老僑民則應繼續堅守那份愛國熱忱。建設中美關係就好比是建設一座高樓,領導人的互訪都僅僅只是展現高樓的設計圖紙,或者説是比劃出高樓的框架,而用於填充建設的水泥則是兩國人民,而高樓的地基則是兩國的僑民了。因此,要想高樓更高,地基必須更加牢固厚實。

  “三點希望”蘊涵著習近平總書記對在美華僑華人的殷切希望與祝福,而這“三點希望”也是中美關係大廈的地基的設計藍圖。(台灣網網友:章家正)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