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教育自己,這樣的父母很失職

時間:2015-09-28 18:15   來源:台灣網

  一位6歲小朋友的情商,一週內驚呆了社交媒體上的幾百萬人。據《每日郵報》9月20日報道,加拿大一位媽媽雪莉上週三上傳了一段3分鐘的視頻,視頻中,雪莉6歲的女兒狄安娜有模有樣地“教導”起媽媽該如何和前任(也就是自己的爸爸)相處。

  6歲,本來是一個被教育的年齡,然而這個小朋友卻教育起自己的父母,看似滑稽可笑,實則在情理之中。孩子的幾句話,是向為人父母的人的深情傾訴,是在“吶喊”。且不論她的情商有多高,單從她的幾句話來講,她的世界裏應該是不希望父母吵架,即使父親成為母親的前任,也不應該成為陌路人。孩子們呼喚溫暖的家庭關係,融洽的家庭氛圍,這一點説起來既容易也困難。“不在孩子面前吵架”應該是對父母的最低要求,給孩子做個好的榜樣。

  不得不説,讓孩子來教育自己,這樣的父母很失職。這不僅給她的父母敲響了警鐘,也給千千萬萬的父母一個反思。父母道理都懂、人生閱歷也豐富得多,然而在孩子提出的合理建議來説,他們都是學生。面對孩子,父母應該汗顏。

  現階段,經濟發展迅速,許多家庭忽視家庭教育,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物質生活卻給不了家庭溫暖。夫妻吵架、虐待老人等等行為都會在孩子心裏留下陰影,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正是這個道理。實踐早已證明:在矛盾叢生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往往性格或孤僻、或叛逆。其實經濟的富足不等於精神的富足,家庭和諧在人的人格建立過程中舉足輕重,家和才能萬事興。從一個角度來講,父母應該反思自己的行為。

  父母的失職,不一定是有意為之,但絕對會對孩子成長造成負面影響。有些家庭為了讓孩子心理負擔小,雖然離婚了,但還是在表面上作夫妻,看起來是美滿的家庭,筆者認為這類父母最偉大。俗話説“好聚好散”,做不成夫妻就做朋友,但一定得對孩子好,為孩子現在和未來著想,父母要為孩子做好榜樣,不能成為孩子教育的對象。(台灣網網友:程超越)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