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的血肉鑄就了今天的鋼鐵長城

時間:2015-09-06 16:21   來源:台灣網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經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確定每年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外交部華春瑩説,中國和國際社會一道共同隆重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目的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堅定不移地維護世界和平。

  今天是2015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日,也是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見證歷史的一天。

  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首次在非國慶日舉行閱兵,目的是為了顯示中國和世界人民捍衛世界和平的決心和能力;今天,是中華民族向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這場偉大勝利的致敬,今天,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勝利的慶典序曲。今天,每一位來賓都為維護和平而來,是一次傳承歷史與未來、傳遞和平與發展、溝通中國與世界的閱兵慶典。

  抗戰勝利70年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日益繁榮富強的中國、一個充滿生機希望的中國已經傲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為了人民安危,為了世界和平,為了維護世界和平的神聖使命,為了讓今日中國有底氣有勇氣裁軍30萬,走精兵富國之路。今天,讓世界看到中國維和世界和平的決心和力量,今天是彰顯中華民族對歷史的尊重,昭告中華民族對和平的捍衛的歷史時刻。

  當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和軍旗從天安門上空飛過時,莊嚴感、歷史風範盡展面前;當參戰的老兵、民族的英雄走在閱兵方隊的最前面時,中國人民對抗日老兵的敬重和對抗日英烈的敬仰盡情展現;當我們的現代化武器裝備展現在世界眼前時,我們由小米加步槍走到新式武器裝備的雄宏軍事力量已鑄就成不可撼動的鋼鐵長城,更加彰顯了今天中國的繁榮昌盛。

  中間十個英模部隊番號命名的方隊,展示了當年何等的氣節和情懷,我們年青的軍人繼承了當年的軍魂,他們年輕的軍姿是對歷史的傳承,更是對昔日老英雄的致敬。

  回顧艱苦卓絕的抗戰歷程,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中國不僅在為中華民族的前途命運而戰,同時也在為整個人類的前途命運而戰。抗日戰爭的勝利不僅是軍事上的勝利,更是民族精神和意志上的勝利,中國人民用鋼鐵意志和血肉之軀堅持到最後一刻,也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推向最終勝利,中華民族為拯救人類文明、保衛世界和平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正如毛澤東同志1939年所指出的:“我們的敵人是世界性的敵人,中國的抗戰是世界性的抗戰。”在這樣的歷史維度下認識世界反法西斯戰爭與中國抗戰的起點,就會感受到更加深沉的歷史脈動。

  抗日戰爭不但是中國近代以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爭,而且是中華民族由災難深重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捩點。14年前浴血奮戰,今日盡雪前恥,古老的民族如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回顧歷史,吸取教訓,展望未來,警惕一些重蹈戰火因素,今天就讓世界見證中華民族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一個新開始,見證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的一個公平和諧的力量,讓中華兒女吸取今天的精神和養分,在前進的道路上,風雨無阻,萬眾一心,向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復興之路奮勇前進。今天檢視種子收穫成就,這是屬於中華民族的勝利,也是屬於全世界人民的勝利。

  讓我們銘記歷史偉大的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

  當年的故宮見證了日本戰敗簽訂投降書的歷史時刻,今天的故宮又見證了中華民族莊嚴、楊威的歷史時刻。我們紀念中國抗戰的偉大勝利,就是要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堅定不移捍衛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成果,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

  如今,我國已步入新的歷史時期,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我們每一位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職責,是歷史賦予我們的神聖使命,我們要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用愛國主義的凝聚力凝聚一切力量,匯聚起社會發展進步的強大正能量,為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鬥。(台灣網網友:施夢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