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是為了不再戰爭

時間:2015-09-06 16:20   來源:台灣網

  閱兵已經結束。在驚嘆中國軍人的颯爽英姿,武器裝備的先進精良的時候,我們不應忘記我們閱兵是為了紀念那場讓中國人洗刷了自1840年開始的受外來侵略者殖民壓迫的屈辱歷史的抗日戰爭的勝利,更是為了向那些為了中國的獨立解放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致敬,最重要的是我們應該明白閱兵是為了止戈,是為了避免戰爭的重演。

  閱兵是為不能忘卻的紀念。西方將1939年蘭作為二戰的開始,歐洲戰場的戰爭持續了6年。而在東方,自1931年起到1945年止的14年裏,中國人始終進行著對法西斯勢力的鬥爭。我們付出了僅次於蘇聯2700萬人死亡的超過2000萬人死亡,1500萬人受傷的巨大代價。我們成功地將日本的主力拖在了中國,為其他國家抵抗日本侵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可以毫不誇張地説中國就東方主戰場。抗日戰爭的勝利讓中國人民終於不再受外國殖民者的壓迫,讓中國民族開始凝聚,開始覺醒。我們有理由紀念這場挽救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勝利,這是中華民族開始走向復興的轉捩點。

  閱兵是是紀念,更是致敬。當抗戰老兵方隊緩緩走過天安門廣場的時候,習近平主席起立致敬。作為國家的代表,習近平主席的舉動足以代表我們全體中國人對抗戰老兵的尊敬和欽佩,更代表我們全體中國人始終銘記先烈們抗戰的14年裏所付的巨大努力和犧牲。我們通過向健在的抗戰老兵致敬所有為華民族擺脫日本侵略統治犧牲的將士。我們明白今天的和平發展,祖國的繁榮昌盛是多麼地不易,我們應該更加珍惜現在擁有的美好生活。

  第二次世界大戰早已在七十年前結束,但是戰爭的威脅卻始終沒有解除,有些勢力極力歪曲歷史,和平正在受到挑戰。我們不懼怕戰爭,但是我們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和平,我們不願意用戰爭去懲罰那些挑戰正義,挑戰良知,挑戰公理,挑戰戰後世界和平秩序的勢力。現實往往與我們的期盼相左,某些國家始終不肯誠懇地承認自己所犯下的錯誤,真誠地向受害者道歉,反而一味美化侵略戰爭,篡改歷史,妄圖為早已釘在恥辱柱上的罪人翻案,這不能不引起我們的警惕。我們有必要用閱兵展現我們維護和平的決心。

  閱兵的意義不在於而是“讓我們共同銘記歷史所啟示的偉大真理:正義必勝!和平必勝!人民必勝!”(台灣網網友:河北大學 劉浩)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