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劍“時代病”,我們捍衛了什麼

時間:2015-08-20 14:55   來源:台灣網

  “就是覺得委曲。”7月17日中午,被一9旬老人辱罵並連扇3個耳光的曾可被車隊領導勸回家休息,他説,自己開了近十年公交車,還是頭一回遇到這樣暴躁脾氣的老人,但不管如何,自己當時的想法就是“不能還手。”(紅網7月17日)

  又是一起毆打司機的新聞在網上引起熱議。隨便打開搜索網站,輸入關鍵字“歐打司機”,就會出現一連串類似的事件“嫌公交開得慢,男子揮拳打司機”、“乘客拒買票還動手打司機”、“不顧全車人的安危,辱打司機還搶方向盤”、甚至還有“男子火車上當眾小便,列車員勸阻被打骨折”。不少網友吐槽9旬老人為老不尊、老而無德,部分網友為司機的冷靜點讚,更有網友呼籲應加大懲處力度。

  我們拿出放大鏡,捋一捋這個時代的癥結。“暴力事件”不僅出現在公交、航空、鐵路等交通服務行業,甚至滲透到各行各業。據報道統計,僅有兩成多醫務人員為遭遇暴力。如果這是買賣雙方的矛盾問題,那麼連乘公交未及時讓座都要被暴力的事件該如何解釋。顯然社會已經病了,而且病的不輕。我們還要不要為暴力“時代病”留有生存的餘地。

  當大家在吐槽老人不講道德時,我們有沒有想過用道德來批判他人也是不道德的。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老人不道德,難道整個公交車內的人都要跟他一樣嗎?面對暴力“時代病”,有多少人會站出來説不。難道我們不應該為自己的“不作為”反思嗎?事不關己的暗啞症並非先天所致。我們可以對民眾普遍的戒心持理解態度,這或許是種自我保護。但是反過來想,如果當時被暴力的人是你,面對淡漠的人群,你不會心寒嗎?所謂的世風日下,也就如此。因此,我們需要去抵抗“時代病”,捍衛生活的環境,捍衛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應盡的社會責任。

  司機“不能還手”的想法,是很理智的。公路鐵路每年都要頒發好多個“委屈獎”,顧名思義就是為你受的委屈發個獎。它的存在不無道理,特別是鐵路行業,面對旅客千千萬。古話告訴我們“小不忍則亂大謀”,面對那些不分青紅皂白就施暴的人,如果不理智而與其發生衝突,那麼後果可想而知,會極其被動。忍讓不代表懦弱,而是大智大勇的表現,實則是捍衛了自己的職業,捍衛了自己的主動權。

  古話還告訴我們“忍不可忍無須再忍”,當已經忍到絕境了,被人拿刀架脖子上了,你再忍就沒命了。當暴力“時代病”危及生命時,人的本能就是不可能再沉默下去的。那麼,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個健全的法律懲處機制。人流量大的公共場所,治安維護必不可少。特別是移動式的環境場合,人們的情緒更為波動。比如,公交上,火車上等等。用法律來抵抗暴力“時代病”,捍衛的是安全,捍衛的是生命。

  服務行業關乎到我們的衣食住行。不管是公交車司機,還是列車服務者,我們應該去體諒他們的不易。在暴力“時代病”多發的環境下,我們更應該共同去捍衛正能量之風,捍衛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度應有的樣子。(台灣網網友:林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