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的亞洲

時間:2015-04-07 15:54   來源:台灣網

  2015年3月28號中國再次迎來了一場規格極高的主場外交盛宴,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在海南召開。多國政府首腦和高層與會,共同探討有關亞洲和世界的發展大計。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發表了重要講話。本次論壇的主題是——亞洲新未來:邁向命運共同體。在當前的世界經濟政治等多方面的環境變革下,亞洲作為世界重要的一部分,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同時,亞洲自身的發展也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亞洲各國的命運緊緊相連。

  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講話中提到,2015年恰逢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聯合國成立70週年,萬隆會議召開60週年,也是東盟共同體建成之年。處於這樣的時間節點,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的召開極為重要。而中國作為重要的推動亞洲、世界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本次論壇中再次提出了亞洲“命運共同體”的建設——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習近平主席倡導“共同營造對亞洲、對世界都更為有利的地區秩序,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

  團結就是力量。這句話放在亞洲國家身上也極為合適。無論是應對亞洲金融危機,還是在面對世界經濟衰退,無論是在威力極大的自然災害面前,還是在處理地區局勢緊張的時刻,只有相關國家攜手合作,積極協商溝通,平等相待,才能快速高效地處理問題,共同發展。從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到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談,我們看到只有相互尊重對方利益,務實合作,才能夠促進雙方經濟合作與社會發展。

  60年前的萬隆會議,我國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得到了廣泛的響應。“求同存異”為亞洲的經濟增長和人民生活水準的改善,為社會的發展和周邊環境的穩定做出巨大的貢獻。今天,我們國家再次提倡多方和諧合作,“各國體量有大小、國力有強弱、發展有先後,但都是國際社會平等的一員,都有平等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的權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國共同商量來辦。”在歷史進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凡是企圖干涉別國內政,為一己之私搞亂地區形勢的行為,都是對“亞洲來之不易的和平穩定局面和良好發展勢頭”的破壞,對這樣的行徑,亞洲各國應攜手抵制,促進亞洲良好的進步氛圍。

  東南亞朋友講“水漲荷花高”,非洲朋友講“獨行快,眾行遠”,歐洲朋友講“一棵樹擋不住寒風”,中國人講“大河有水小河滿,小河有水大河滿”。習近平主席在講話中引用的話語,都説明我國對於“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辦好事、辦長久之事”的堅定看法。亞洲邁向命運共同體,離不開闔作共贏、共同發展。尤其是在經濟領域,在推動自貿區、免稅區、合作工業區等方面,近年來我國均有重大貢獻,努力使自己的發展成果惠及周邊國家,“一帶一路”的計劃是開放共用的,要與亞洲其他國家共同發展。而新近提出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更是為亞洲經濟事業走出了一個大國的貢獻,肩負起亞洲持續發展的重擔。

  走向命運共同體的亞洲,不僅要在金融、政治領域攜手合作,在維護亞洲安全方面,加強打擊極端勢力和抵製冷戰思維上也需“共建、共用、共贏”,各國都要承擔各自的責任,為亞洲乃至世界營造一個穩定和平的發展環境。並且,亞洲有著多種不同文明和宗教,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各國人民要彼此尊重文化差異,做到文化上的“求同存異”。同時,彼此借鑒不同文明中的優秀文化,對於促進文化交流融合也是大有裨益。

  亞洲的新未來現在已經展現在亞洲各國政府和人民面前,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是我國倡導,各國合作的偉大目標,它對於亞洲的發展壯大,對於提升亞洲在國家舞臺上的地位,對於亞洲人民的福祉,都將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合作的亞洲前景光明,合作的亞洲前途不可限量。嶄新的亞洲未來就在前方,命運緊緊相連的亞洲各國要並肩協作,共用發展盛宴。(台灣網網友:張碩)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