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乘客”給誰上了一課?

時間:2015-03-05 10:30   來源:台灣網

  乘車買票,天經地義。然而,在3月2日南昌開往北京西的T168次列車上,發生了一件令人唏噓的奇葩事:一女子在列車上因兒子不“配合”逃票而對兒子破口大罵,列車長出面勸阻後,這位母親竟然將親生兒子推給列車長。這時,一直沒出聲的男孩從口袋裏拿出一個紅包説:“這是我的壓歲錢,我可以給自己補票。”

  小男孩主動提出給自己補票,可謂“中國好乘客”。也許孩子的思維不懂成人世界的“規則”,卻實實在在給大人上了一課,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家庭是孩子最基本的生活和教育單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是孩子的效倣源,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家長帶著孩子乘車,不是按章購票,而是千方百計想逃票,甚至要求孩子做好“配合”工作,這教給孩子一種什麼樣的“處世規則”?倘若小孩有樣學樣、銘記於心,又會給他的成長之路帶來什麼樣的“誤導”?

  每個家長都有“望子成龍”的美好願望,我們想方設法為孩子提供優質的學習生活條件和成長環境。但是,千成才、萬成才,遵章守紀誠實做人才是最好的成才;千引導、萬引導,在孩子面前做榜樣才是最好的引導。英國教育思想家托馬斯?阿諾德説過 “父母的言行就是無聲的老師,要想取得理想的教育功效,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時時、處處、事事嚴格要求自己”。父母一旦“走歪”,孩子也極有可能跟著“跑偏”。

  幸好,此次補票事件中的“中國好乘客”,年紀雖小,卻能擔當,主動提出補票,不僅以自己的行動為母親的“失分”行為扳回一局,而且在列車這個流動的小社會中傳播了正能量。在為他點讚的同時,有多少成年人應該感到汗顏,又有多少大人應該向他學習?

  人性的弱點在於,當私利與公利發生衝突時,第一選擇往往是損公肥私,規則意識和制度鐵律是克服這種弱點的利器。然而,現實生活中,總有一些人規則意識淡薄,喜歡鑽點“小空子”、貪點“小便宜”,以身試法挑戰制度規定,比如乘車逃票、排隊加塞、過馬路闖紅燈等等。很多父母希望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卻無形中忽視了自身的“規則”素養。反觀這個“中國好乘客”,沒有被成人世界的“小聰明”所誤導,純凈心靈彰顯出人性之美,並以強烈的規則意識給大人上了生動一課。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留給孩子好的一面,將來,孩子也回報你優秀;你留給孩子不良的言行,將來,你收穫的多半是失敗。為人父母的我們,應該謹慎地走好每一步,要知道,孩子正踏著我們的腳印亦步亦趨。(台灣網網友:婁國標)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