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農用“鮮奶喂豬”政府不能袖手

時間:2015-01-07 14:59   來源:台灣網

  由於養殖成本上升,河北行唐縣的奶牛成了養殖戶的燙手山芋。更要命的是奶企鮮奶用量減少,奶農的鮮奶交不上去,把交不上去的鮮奶賣給養豬戶喂豬,或者乾脆倒掉,甚至把剛剛懷孕的奶牛賣掉成了奶農們不得已的選擇(新聞來源:1月6日《新京報》

  按照乳業專家的分析,奶農倒奶或賣牛,並非産能過剩,而是因為“收購標準提高,乳製品生産企業自身牧場增加,以及進口奶粉大量進入國內市場”。企業自建牧場,既能保證正常奶源,也有利於降低成本。而國外奶粉的進入,更是市場競爭的産物。這些都沒話講。這麼説,問題是出在了不符合“收購標準”上。

  乳製品不同於一般商品,關係國民健康,高標準和“以質論價”都是必須的。不合格的牛奶,該倒掉的必須倒掉。但在當地,倒牛奶成了普遍現象,這就令人匪夷所思。

  疑問首先在於,這裡的“標準”到底是國家標準還是僅僅是企業的“自家標準”?這個問題理應弄清楚。畢竟,奶農處於資訊不對等的弱勢一方,尤其是,原料奶銷售渠道具有的單一性和奶企的壟斷地位,也使得加工企業實質掌握著定價主動權,因而,看似雙方自願的買賣,其實並不平等。企業以標準等名義對奶農進行搪塞糊弄,以達到壓價降級之目的,是非常可能的。從新聞看,鮮奶80%為企業收購,其餘20%由奶農自行處理。誰能説,這與此無關?而且,退一步説,即便是因為不合格,也不全是奶農的責任。將市場危機和壓力轉嫁給處於利益鏈條末端的奶農身上,顯得極不負責不厚道。

  奶農倒掉賴以養家糊口的牛奶,宰掉藉以安身立命的奶牛,無奈中的悲愴刺得人心痛。雖説市場的事應儘量交給市場自發形成秩序,但市場不是萬能的,不是所有的市場行為都適宜丟給市場,尤其起伏跌宕的乳業市場,已經不是單純的市場行為,需要政府該出手時就出手,用行動來打破牛奶漲跌迴圈魔咒,避免“奶賤傷農”屢屢發生。

  一方面,在制度層面上,要對奶業結構進行宏觀調控,強化對企業成本運作、利潤分配的監督,促使企業把效益向奶農傾斜,讓奶農從企業盈利中獲益。另一方面,從技術層面,不僅要給奶農提供技術支援和有效資訊傳遞,更要緊貼市場,因勢而動,及時調整産業結構和養殖模式,拓展致富路徑,避免盲目跟風。甚至,政府也可以通過給奶農買保險的辦法,來為奶農風險兜底,不能讓奶農總是被企業牽著鼻子走,被市場牽著鼻子走。(台灣網網友:晴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