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男童被驅逐 “冷漠”背後有溫度

時間:2014-12-22 17:08   來源:台灣網

  近日有網路媒體報道,四川省西充縣某村200余位村民寫“聯名信”,欲驅離村裏一位患有艾滋病的8歲男童。昨日,該村村民向新京報記者表示,村民們寫聯名信“絕無驅逐之意,只是希望小孩得到更好的治療和教育”,而且整個事件均由倆網路“記者”策劃出爐的。(12月20日《新京報》)

  這是一則帶有“導演”性質的新聞,確切地説真相被浮出水面後,或許給那些關注艾滋男童坤坤的民眾、愛心團體帶來“被愚弄”的感覺,也給這兩天來對艾滋男童被村民“冷漠”驅逐進行大批特批的輿論迎頭一擊。

  但無論出於“多麼痛的醒悟”還是“被假新聞撞了一下腰”,大部分民眾最終還是被事件主人翁坤坤的命運多舛所牽掛。為什麼?因為人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弱點”:對弱勢群體的愛從未離開過,更何況是一個被父母遺棄的艾滋男童。

  村民們亦如此。

  他們心裏都“害怕”艾滋病,恐懼艾滋病,更怕孩子們之間的不經意傳染,這是人的最本能的恐怕心理,更是村民們最樸實的想法,無可厚非,更不能妄加批判。

  真實的境況中,艾滋男童坤坤自幼被父母拋棄,由爺爺、奶奶撫養,爺爺羅文輝今年69歲,患有心臟病,老伴李秀瓊68歲,患有白內障,僅靠著羅文輝種一畝田、養三頭豬和政府補助過日子。而坤坤比較調皮,老兩口深感無力照管。

  村民們之所以聽從兩“記者”的策劃,按手印寫聯名信同意“驅逐”坤坤,並不是主動“驅趕”坤坤,九成以上村民都表示“希望坤坤有更好的去處。”

  畢竟是個貧窮落後的山村,畢竟是樸實的不能再樸實的村民,無論是出於文化知識的缺乏還是對艾滋病理的不了解,但護犢之心人皆有之,這也是人類最基本的淪理情感,除此之外,村民們也同樣對艾滋男童的生活現狀所深深擔憂,畢竟這是一個殘破的家庭,畢竟坤坤與同齡孩子一樣渴望父母的愛、渴望一個完整的家。

  在“害怕”和同情的糾結中,善良的村民們聽從了“記者”的主意,“共謀”了“艾滋男童被村民冷漠驅逐”的假事實。其實,對於大多數樸實的村民來説,清白的名譽是個很珍貴的東西,他們也不願意受到世人的指責和“唾罵”,或許他們在按手印的那一刻有過猶豫,但卻還是選擇了“冷漠”按下了手印,這背後難道僅僅是對艾滋病的“害怕”?

  這個社會是有溫度的,是有感知的,隨著“艾滋男童被驅逐”新聞的出現,不僅僅引來了當地政府對坤坤的倍愛有佳,更引來了無數愛心人士和艾滋病關愛組織的眷顧,坤坤的生命軌跡因此也將面臨著轉變,更重要的是再次引起了全初會對艾滋病兒童這個特殊群體的生存狀況的深思和關注。

  正如該村村民所説的那樣“只是希望小孩得到更好的治療和教育”,這難道不是我們整個社會之所願嗎?謝曉剛(台灣網網友:郭元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