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污染何時“壽終正寢”?

時間:2014-10-31 17:24   來源:台灣網

  據報道,大氣污染類舉報案件八成未查處。“大氣污染源點多面廣,基層環保執法力量薄弱,監管手段落後。”2013年,環境保護部接到的舉報案件中,大氣污染類佔73%,但在全年查處案件中大氣污染類僅佔12%。(北京青年報)

  網友調侃説:早上推開窗戶,什麼都看不見,我當時以為自己“瞎”了。仔細一看,原來是霧霾“矇住了”我的眼睛。霧霾對群眾的生産生活産生了巨大影響。因為霧霾,能見度低,交通擁堵,人們出行受阻,更存在安全隱患;因為霧霾,老人、兒童抵擋不住“富營養”攝入,生病入院……追根溯源,霧霾的出現,企業排污“功不可沒”。由於霧霾産生的環境污染,國家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改善環境,但收效甚微。

  法令嚴明,企業排污屢禁不止的原因很多。各部門間職責不清,相互推諉,基層環保執法力量薄弱,導致懲治排污“有心無力”;個別企業排污産生的罰款遠遠低於進行廢物處理所需的費用,所以企業“頂風作案”;個別官員貪腐,充當企業排污的“保護傘”,助長了個別企業肆無忌憚……

  今年,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進行的如火如荼,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績,既打了“深山”大老虎,又拍死了“死角”蒼蠅,“害群之馬”被逐,群眾無不拍手叫好。懲治“害蟲”不僅沒有影響環境治理效果,而是打掉了亂排亂放企業的“保護傘”,更有利於環境治理。

  接下來,政府應該多措並舉治理環境污染,進一步明確各部門職責,加強聯動執法;強化官員責任意識,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和金錢觀;加強對企業業主的教育管理,幫助其實現“潔凈”生産;加強環保執法力量,加大對亂排亂放企業的懲處力度,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兩手抓、兩手硬”。(台灣網網友:波瀾不驚)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