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紀念館明碼標價是真的“童叟無欺”?

時間:2014-09-24 18:00   來源:台灣網

  過去,遊客只有進入中共九屆二中全會會址參觀才需買票,參觀廬山抗戰紀念館則可自由進出。不曾想,這次來到廬山抗戰紀念館跟前,卻被柵欄攔住了。原來,不知始於何時,廬山有關方面下令,把“紀念館”和“會址”捆綁在一起賣票——票價50元。(《人民日報》,9月23日)

  抗戰紀念館的存在,是為了紀念革命先烈的拋頭顱、灑熱血,是為了給我們的民族英雄樹立一塊永存於世的豐碑,其背後的精神意義與歷史價值,無法用金錢衡量。正如國務院的《通知》所要求,廣泛組織開展群眾性拜謁、參觀和紀念活動,學習宣傳抗日英烈的英雄事跡,大力培育和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以深入挖掘其歷史內涵與現實意義。

  但為何廬山政府卻通過賣票方式將歷史文化轉化為地方財政收入,並且用50元的高票價讓眾多遊客忘卻止步,望館遺憾。在全社會大力倡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際,愛國文化的宣傳當然要作為重中之重,中央、省市政府不遺餘力地樹立正面的價值導向,培養全社會愛國愛民、尊老愛幼、明禮誠信等進步思想,就是為了讓中華民族更加團結,更加強大,更加有愛。

  但如今廬山這個帶有強烈革命色彩、政治色彩的抗戰聖地,卻被作為商品兜售,甚至明碼標價以“童受無欺”,可悲可嘆!中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目的是為了培養人才,在全社會弘揚仁義禮信的價值觀,以做到科技、道德共同進步。但在廬山接受傳統教育、緬懷抗戰英雄卻要自掏腰包,花錢買票,這讓參觀的遊客做何感想,是否要讓全國各地的免費景區有樣學樣,將精神與金錢掛鉤,壓榨歷史精神的剩餘價值?這與剝削者又有何區別!

  我國各地的景區亂收費、高收費的現象層出不窮。誠然,景區應該有適當的收費,以支援其日常運轉與開銷,但並非所有的景區都該明碼標價,如同革命聖地的紀念館,其歷史價值豈能被如此踐踏?抗戰紀念館是普及傳統文化、愛國主義的聖地,作為政府部門,應該將心思用於如何最大程度地教育遊客,傳播愛國主義精神,而不是將民眾對英雄的懷念作為換取金錢的手段。這樣的問題,並非只是廬山,治理景區的混亂問題,也不能只停于廬山,要徹底根治此類毒瘤,需要多部門共同發力,同時也離不了民眾的監督與曝光。(台灣網網友:蕭存遠)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