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的“特效藥”仍熱銷監管在哪

時間:2014-08-23 15:06   來源:台灣網

  這兩天,央視曝光了一款名為的藥物,這款藥號稱是治療糖尿病特效藥,聲稱中藥卻含有了西藥成分,而且使用食品的過期批准文號生産藥品,被定性為假藥。(8月4日現代快報)

  據央視報道,這款品牌為“康特”的茯苓山藥片,生産廠家為鄭州紅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因為傳説對治療糖尿病很有效果,因此有市民買回去嘗試。但幾個月下來,完全沒有效果。據了解,這款藥品,早在2005年,就曾經因為假冒藥品而被曝光過。

  九年前就被曝光為假冒藥品,如今雖然在南京藥店沒有發現銷售,但是在淘寶網,輸入“茯苓山藥片”,卻是搜索結果一大片,而且這種藥銷量很高,隨便打開一家店,都有1300多件成交記錄,而且一筆單子都會拍幾十甚至上百盒。是誰讓這種“特效藥”在網上熱銷不止?已經曝光為假冒藥,卻仍然在市,監管在哪?

  藥品生産是一項專業技術性較強的工序,普通人要了解藥品配方、療效一般是借助藥品説明書來實現,而藥品説明書顯然也不會洩露所含有的對人體有害的成分。如查看“茯苓山藥片”成分表,標注的是“以山藥、杞果、葛根、玉竹等藥材為原料製成,是純中藥片劑,而調查發現它還含有格列苯、鹽酸比格列酮、鹽酸二甲雙胍等等西藥成分,據了解,格列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是非常危險的,長期大量地服用格列本,最終會造成病人的低血糖和腎病,甚至導致死亡。而鹽酸比格列酮,2011年美國食藥監局曾提出有致癌的風險。

  對於藥品是否含有有害成分,老百姓根本無法辨別藥品的真假,只能依靠監管部門與業內人士去發現。而業內人士很少主動曝光自己的産品,這就需要監管部門能夠真正的負起責任。監管部門對待假藥問題,絕不能以“馬後炮”的監管方式,等事件曝光後再介入查處,而是應該主動出擊,從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入手,嚴密監控藥品生産與流通環節,發現假藥堅決查處,必須嚴查相關責任人,決不手軟。

  另外,藥品作為特殊商品,筆者建議消費者儘量到正規的醫療機構去購買。如要網上購買,就要選擇具有《網際網路藥品交易服務機構資格證書》和《網際網路藥品資訊服務資格證書》的正規網站。切忌圖便宜、圖方便。(台灣網網友:尤雪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