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電影分級”是難得的“民間智慧”

時間:2014-08-13 10:01   來源:台灣網

  在新疆烏魯木齊一家影院,13歲以下的觀眾是不能看《京城81號》的,即使買票,也會被當做退票處理。8日,記者獲悉,該影城從7月中下旬開始實行“電影分級”。對於分級標準,影院負責人介紹,很少有暴力、色情等鏡頭的影片,適合所有年齡段觀眾觀看,即歸為大眾級(G級)電影,而包含較多暴力、血腥、恐怖等鏡頭的影片,則被歸為特別輔導級(PG-13級),這類電影是禁止13歲以下觀眾觀看的。(8月9日新京報)

  對於烏魯木齊市這家影院有些另類的分級規定,很多人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難以理解。因為在他們看來,自己花錢購買電影票,帶著愛人和孩子前往影院觀影,完全是一次正當的市場交易行為。對此,影院工作人員既無必要也無權利“指手畫腳”,橫加阻撓。

  表面上看,帶著孩子前往影院觀影,的確是市民的個人喜好與自由,影院工作人員根本無權干涉。如果影院一方非要在售票、檢票、巡視等環節設置重重關卡,以此來“排斥”孩子進場,一來會引發爭執,在商家與顧客之間製造不和諧的因素;二來會直接影響電影院的營業收入和發片方的票房收入。看起來,影院自行“電影分級”,似乎是一次徹頭徹尾的“損人不利己”的商業行為,無異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但實際上,我們更應該看到,影院方在引導文化正能量和制止文化負面效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應該看到在教育市民文化方式上積極的現實價值與意義。

  毋庸置疑,伴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公眾的精神追求也變得愈發強烈,於是,圖書館、廣場舞、電影院等公眾場合,出現了越來越多市民的身影。加之我國電影市場的風生水起,也催生了相當一部分影迷,甚至影蟲。但是在中國電影走入市場化、平民化、大眾化的過程中,我們的社會與國民卻忽視了這麼一個問題,那就是幾歲的孩子也成了不可小覷的影迷群體,電影的負面影響正在逐步波及到孩子的精神世界,乃至現實生活中,尤其是那些打打殺殺的暴力色情鏡頭。

  凡事“有果必有因”。商家之所以自行“電影分級”,並非心血來潮空穴來風,也不是影院方杞人憂天,擔心過度了。人人都知道,作為國産原創系列的電視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曾經一度火遍了大江南北,成為了兒童動畫片市場的必備之選。然而也引發了多起兒童模倣事件,比如連雲港市早前就有3名兒童一起扮演此動畫片裏灰太狼想吃羊排的情節,其中2名兒童被綁在樹上被火燒傷。試想一下,就連專屬於孩子的動畫片,對他們的不良影響和模仿傚應都如此強烈,更何況面向於成年人群體影片中的暴力,甚至色情鏡頭?況且,影院並非對一切電影都限制孩子進場,只不過對一些暴力、血腥、恐怖等“兒童不宜”的影片有所限制。從這個角度來説,影院自行“電影分級”並非“指手畫腳”,而恰恰是對未成年人的一種善意呵護與關愛。

  據相關影業人士表示,除了香港和臺灣地區之外,我國尚未出臺任何有關電影分級的相關法規。由此可見,烏魯木齊這家影院自行“電影分級”,只是前瞻性地看到了電影市場在孩童身上的負面效應,補上了相關部門缺失的一課而已,純粹是一次民間的自發行動,也是一次難得的“民間智慧”。

  説到底,制止文化在兒童身上的負面傳播,理論再好,但也不能光是“過過嘴癮”,關鍵還要落實在行動上。自行“電影分級”只不過“先於常人一步”,走在了躬身踐行的前列,是一次難得的民間智慧與民間自覺。(台灣網網友:楊蘭)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