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建設要尊重群眾主體地位

時間:2014-07-24 16:29   來源:台灣網

  記者走訪發現,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存在著“政府建,農民看”“政府幹,農民煩”等現象。政府沒能把準群眾的脈,“政府建的不一定是農民要的,農民要的政府又不一定建”,“兩張皮”問題亟待破解。(人民網,07月21日)

  一邊是村民抱怨政府喜歡花“冤枉錢”、搞政績工程,覺得沒奔頭;一邊是官員對農民習慣“睡大覺”、缺勁頭等政府包辦感到無奈,雙方各執一詞,各説各有理,然而最終是政府建的村民不一定喜歡,村民喜歡的政府又沒建,錢花了,力出了,政府落得一身埋怨,村民收穫一肚子失望,誰也沒落得好,究其原因,還在於政府行為和群眾需求的脫節。

  群眾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受益者,也是開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贏得群眾的信任和支援,政府的工作才有了擲地有聲的理由。自然,在美麗鄉村的建設過程中,也應該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如果把群眾變成隨從,不關心他們的需求和願景,迷信專家和權威,一味的憑藉經驗和想像,廁所貼瓷磚、門前建噴泉、貸款建洋房,甚至不顧本地實際,逼著農民扛著鋤頭進電梯,搞得轟轟烈烈,結果是勞民傷財,不倫不類。這樣的鄉村,即便是外表光鮮,也不是農民想要的,因為它根本就不符合農村發展的實際,也就不是農民自己的鄉村。

  “三農問題”是關係到社會長治久安的大問題。建設美麗鄉村,不是為了塗脂抹粉,而是要統籌城鄉發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品質,從而提升農民幸福感和滿意度。貧窮落後中的山清水秀不是美麗鄉村,富足寬裕而環境污染同樣不是美麗鄉村。只有實現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才能真正滿足群眾對美麗鄉村的設想。這需要加快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環境治理和保護力度,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提升農村地區經濟收入,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百姓關心、關注、在意的問題,才是政府應該著力解決的問題。無論是美麗鄉村建設,還是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都必須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把人民當主人來尊重、當先生來請教、當親人來對待,常懷敬仰之情、常有敬重之念、常存畏懼之心,做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保持公僕本色、回應群眾關切、自覺接受監督。(台灣網網友:周文鬱)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