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氾濫亂象須被監管

時間:2014-07-08 17:01   來源:台灣網

  “信用卡狂人”劉真(化名)最近有點心虛了。這幾天她算了一筆賬,發現手中的多張信用卡總透支額度超過25萬元,但是其月收入只有5000元。“稍不節制,我就破産了!”劉真有些“惶恐”。(7月7日荊楚網)

  月收入不過5000元,幾張信用卡加起來的總透支額度卻超過25萬,這足以讓當事人的精神為之緊繃。説是狂人,言之為卡奴更為合適。雖然還沒到為償還信用卡債拼命工作的地步,但是當事人卻因“信用卡超額”的顧慮而被困擾,那麼原先為了方便人們透支消費的“信用卡”無疑就成了給生活帶來沉悶壓力的“魔卡”。若是卡債高築,信用卡客戶還會落得個被“圈住”的下場。

  根據萬事達國際組織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信用卡市場。也就是説,在中國使用信用卡的客戶越來越多,與劉真存在相似情況的人也越來越多,因為目前的信用卡市場並沒有一個合理的監管程式。雖然單張信用卡有透支額度的上限,但是各銀行之間辦理信用卡卻未實現客戶資訊共用,對於那些已然不存在再辦理信用卡能力的人們而言,這等於是給他們打開了一間充斥毒香的房間,他們完全可以辦理多張信用卡繼而滿足自己的“過度需求”。

  要知道,各大銀行之間也是競爭關係,共用客戶資料事關重大,同時也涉及到客戶隱私泄漏問題,因此不太可能實現。但是在客戶部分資訊層面實現同步卻是可行的,建立一個龐大的信用卡使用情況的監管網路勢在必行,各家銀行的信用卡客戶資訊和受理的客戶身份資料被統一地集中在此。

  在這個網路監管系統中,各銀行間的資料是以互不滲透的單列資訊存在的,其中只涉及該銀行及其客戶成功辦理信用卡和使用信用卡情況的提示。監管系統可對那些已然被提醒的,“可能”不具備償還卡債能力的人進行信用卡辦理限制,在其他銀行向系統提交該客戶資料時對其進行“提醒”,以供銀行參考。

  對信用卡辦理情況進行監管也是無奈之舉。銀行是希望推廣自己的信用卡業務的,但是卻極少考慮到辦理人的實際情況。比如,一個人無法償還某銀行的信用卡債時,他完全可以向另一家銀行辦理額度更大或者差不多透支額度的信用卡,先用新辦理的信用卡償還舊債,以此類推,他甚至使用這種辦法來逃避他應該面對的問題——無力償還。但是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或者説再難辦理高透支額度信用卡的時候,這座在投機心理下搭建的大廈其底層的積木就會被抽走,最終潰然崩塌。

  所以説,沒有經過監管體系嚴格把關的信用卡市場更像是一個投機市場。而信用卡在方便人們之餘,也是埋下了深深的隱患。或許公眾的思危意識不強,但是作為信用卡發放主體的銀行就必須拾起重視之心。因為大多數客戶一旦無法償還卡債,銀行就將面臨重大損失甚至是危機。客戶提供的收入數據以及房産證、車輛行駛證複印件等資産證明,在銀行核定信用額度時是一個“整體”,但是面對身懷幾家銀行信用卡的人,實際上這一“整體”是被分割的,他是沒有那個“能力”同時辦理那麼多張卡的。(台灣網網友:周成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