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醫療欠款,治標更要治本

時間:2014-07-08 17:00   來源:台灣網

  根據深圳市公立醫院管理中心的統計,全市11家市屬公立醫院目前累積的醫療欠費共有8157萬元,欠費人數有8000多人。其中,市二醫院的醫療欠費最多,有約5000萬元,欠費的不全是病人,還包括社保和保險公司,為此,他們還專門成立了醫療保障組負責催款。(7月7日《南方日報》)

  醫療欠費並不是深圳特有的現象,在全國各地都有發生。“見死不救”“沒錢不治”顯然違背了醫生的天職和公立醫院的公益性。但是,當醫院及醫護人員全心全力救治病人後,還要為欠費的事鬧心,那也確實説不過去,鉅額的醫療欠款到底該由誰來買單呢?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政府。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工作目標,落實政府責任,加快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面對鉅額的醫療欠款問題,我們不妨從國外學一下先進經驗,實行分類管理,依法催繳,共同協商,醫院打折,政府托底,社會監督的處理機制。

  首先,應該成立由各醫院、市衛生局和司法部門三方共同成立醫療欠款催收小組,負責本市區域內發生的醫療欠款問題,徹底摸清欠款人的底細,根據具體情況分類管理,區別對待,該協商的協商,該打折的打折,該托底的托底。

  如果是社保、保險公司欠款的,催收小組就要依法催繳甚至強制執行;如果欠款人有一定經濟能力卻惡意欠費的,可以先進行協商,如果協商不成,就可以依法起訴,勝訴後由法院強制執行;對於參加了醫療保險,但是全額還款有困難的非惡意欠款人,可以實行先報銷後補交制度,減少他們的還款壓力;對於確無償還能力的欠款人,醫院可以將醫療費中的利潤、水分擠出,只要求欠款人償還打折後的費用,如果這筆費用,欠款人還是無法承擔,那就有政府拿出專項資金,出面承擔,並把結果向社會公示,歡迎社會監督。

  清理欠款只是治標,我們還應該通過進一步深化公立醫院醫療體制改革,繼續完善社會保障機制和社會救助體系來治本。一是通過深化醫療改革,加大政府的投入,讓公立醫院沒有發展和創收壓力,真正回歸其公益性,讓看病不再難,不再貴。二是要進一步推廣全民醫療保險體系,讓每一個人,包括外來勞務工和低收入家庭成員都能享受到醫療保險的照顧,生了病可以報銷醫療費。三是我們還應該加大對貧困家庭和因病致貧家庭的扶持力度,讓他們生了病也能看得起,也能活下去,也能重新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去。

  讓百姓看得起病,並且看得明白,還要靠陽光透明的醫療費用管理制度。首先,醫院要全面推行醫療費用公開查詢制度,增加醫療費用和醫療活動的透明度,將患者的知情權還給患者,讓患者對醫療費用是如何産生的進行必要的監督,以達到遏制“醫療腐敗”的目的;其次,政府要對醫院的藥品聯合採購招標過程實行全程監督,防止有同療效的低價藥,卻進高價藥的情況發生;最後,由政府將醫療費用管理結果向社會公示,歡迎社會監督。如果,其中存在不合理的作法和不符合實際的情況,一定要及時改正,切實把醫療費用花到刀刃上。(台灣網網友:高世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