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兒與少年》:當生活遇上導演

時間:2014-06-09 15:43   來源:台灣網

  4月10日,湖南衛視正式確認《花兒與少年》作為二季度週五真人秀節目,併發布參與節目的七位明星嘉賓。節目一經播出,聯創週五收視冠軍。節目瞬間吸納了鉅額粉絲,明星嘉賓人氣暴漲,一切僅僅是將近半個月的個人生活被展現給觀眾。這巨大的反響下,我們開始疑惑,我們如今在渴求什麼?

  在國內,真人秀節目無疑成了香餑餑,之前的《爸爸去哪兒》,近期的《爸爸回來了》,還有剛開播的明星戀愛真人秀節目《如果愛》,都受到空前的追捧,為各大衛視和網站取得可觀的收視成績。真人秀,強調實時現場播放,沒有劇本,非角色扮演,以真實的近距離拍攝和以人物為核心的戲劇化的後期剪輯融合而成的節目。真實的場景,本色出鏡的嘉賓,真人秀節目的火熱贏在真實。

  我們都活在速食年代,分秒必爭的節奏讓我們活得越來越粗礦。為了融入高速發展的城市,我們習慣了埋頭穿梭城市之間,忽略了與陌生人的每個擦肩。競爭的愈加激烈下,我們更多的把生活給了理想與事業。正是如此,生活的瑣碎被遺忘,情感被淡化,需求被壓抑。於是只是淺淺浮于生活表面的我們,渴求一個猛子扎進生活中,努力的與生活發生一切聯繫。這種需求開始被市場化,真人秀將生活最本真的細節放大到億萬人眼前,它成了最真實的戲劇。這在滿足了人們的求知欲、獵奇心、八卦和對他人隱私偷窺的心理外,也滿足了人們在光怪陸離的世界中追求質樸生活的一顆赤子心。

  這類節目的弊病我們暫不談,至少它很大程度上給人們帶來了對生活的反思。當新生活撲面而來,我們該反思迎接它的方式,不要再當做接力,永遠期待下一刻的到來。生活需要導演,不再隨波逐流,將每個細節寫成劇情,讓自己導演生活、規劃生活,培養自己對待生活的美能。真如那句話:細節決定成敗。我們該學著讓自己活得更細膩。常有人嘆息如今人情淡漠,社缺乏正能量。究其根源正是人之間交集的單一,情感交流的缺乏。我們越加需要與人的交流磨合,情感的抒發,團隊的合作,生活不是獨角戲,我們都是情感動物。

  透過此類節目,越加體會到生活的彌足珍貴,與人為善的感動。其實我們都是在透過他人的生活尋找自己的真性情。最本真的自己從打包行李做起;從削個蘋果做起;從與鄰里點頭問候做起。生活是面鏡子,你抱著何種態度對待它,回饋你的便是何種模樣。偶爾停下來仔細過生活,也是我們人世走一遭的真正目的。認真的對待生活,我們如今呼籲的渴求的缺乏的,其實什麼都有了。所以偶爾放下手邊的忙碌,眼前就是大片風景。(台灣網網友:盧詩祺)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