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減壓,孩子才會輕鬆

時間:2014-06-03 08:50   來源:台灣網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組織的調查顯示,83.6%的中學生家長要求孩子考到班級前15名,小學家長的期望更高。人民網強國論壇近期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有子女的被調查者中,92.8%認為自己對孩子的成長、教育存在焦慮。而在全部被調查者中,98.6%認為身邊有家長存在焦慮現象。(5月30日人民日報)

  焦慮是人們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戰、困難或危險時出現的一種正常的情緒反應,簡單來説,焦慮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即對事情的未來沒有充足把握而産生的一種不利於事情進展的反應。家長們普遍焦慮,且焦慮與日俱增,已成為一大社會問題。而這種焦慮,輕者還好,重者不僅對家長造成了焦慮障礙臨床疾病,對培養下一代亦是百害無一利。

  首先,家長焦慮,因為現階段我國的中小學教育,父母對培養孩子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與方法,更多的只是攀比與盲從。家長們總盼著孩子考個好學校,從小到大都不要吃任何苦頭,一生一帆風順,而刻意幫助孩子躲避逆境。為了這個目標,完全不顧及孩子們的性格健全與時間精力,甚至抱著“別的孩子學了,我家孩子也要學”的態度,口才、認字、心算、畫畫、樂器、運動,填鴨式的全盤灌輸,這種教育結果往往會適得其反,此種教育下的孩子也屢屢受挫,中國足球的停滯不前,李啟銘、李天一等人的前車之鑒,足以讓我們反省。

  其次,家長焦慮,因為家長們對自己的培養方式隱隱感覺到一絲危機。由於自己只關心孩子們的成績,而對培養孩子們頑強的性已經忽略了很多,這對於白手起家,自力更生,一路艱辛走來的家長們來説,現在的孩子“不畏艱險,勇敢堅強”等詞語,大多只停留在口頭上,不可能産生真正的效果,如此下一代,家長們能不焦慮麼?焦慮的家長們,還能冷靜的規劃孩子們的未來與學習麼!

  再者,只有家長焦慮緩解,孩子才勇於迎接挑戰。迫於升學壓力,家長對孩子成績有要求,進而各種輔導班一擁而上,帶來子女學習上的負擔與精神壓力。而自由是孩子的天性,這種壓力長久得不到釋放,輕者導致孩子精神受挫,重者與家長形成對立、放棄學習,直接讓孩子倒在了起跑線上。

  總之,“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家長焦慮,容易讓孩子在跑線上就迷失。教育育人,急功近利要不得,焦慮的家長們需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孩子出發,切勿好高騖遠,讓自己的焦慮貽誤孩子的一生。(台灣網網友:吳國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