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英不戰呂布戰趙雲,請別玷污博物館

時間:2013-07-09 13:05   來源:台灣網

  作家馬伯庸(微博)一篇題為《少年Ma的奇幻歷史漂流之旅》的博文,昨日讓河北冀寶齋博物館火了:館中年代穿越、造型奇異的藏品,讓網友連連驚奇。記者發現,這個號稱投資5400萬元的村辦博物館不但是國家3A級景區,還是衡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河北省級科普基地。(7月9日 《南方都市報》)

  博物館是徵集、典藏、陳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類文化遺産的實物的場所,其基本特徵是與文化緊密相關的。然而,冀寶齋博物館不僅藏品玩穿越——主流觀點認為青花瓷器濫觴于唐代,但這裡卻有“隋青花”、“魏青花”,還有“炎帝製造”的“青花人物紋罐”;而且藏品漏洞百齣——在一個晉代的盤子上,蜀國竟然內訌,三英不戰呂布戰趙雲……對此筆者想説:這樣的博物館顯然辱沒了文化,請別以任何名義玷污博物館。

  按照冀寶齋博物館館主王宗泉的説法,館內的文物都是各地送來的。試想,這送來的東西是文物呢,還是別人扔掉的破銅爛鐵?冀寶齋是博物館呢,還是廢舊回收站?業內人士評價冀寶齋:“就是個低倣假貨集中營”。此話一語中的。

  既然如此,為啥要花鉅資建這個所謂的博物館呢?原因只有一個——挂羊頭、賣狗肉,打著文化的旗號,幹著非文化甚至不法的勾當——這個冀州市二鋪村花了5400萬元興建的所謂博物館,其館主正是在二鋪村當了50多年村支書的王宗泉。姑且不説這個村支書文化有多高,有沒有資格當博物館館主,單説這5400萬是從哪兒來的、館主是如何當上的,就令人疑竇叢生。

  特別詭異的是,儘管社會上對冀寶齋博物館爭議頗多,但不妨礙冀寶齋博物館得到地方官員的認可。據報道,6月7日才開通的冀州市旅遊局官微,于6月13日、22日3次在微博中提到冀寶齋博物館,稱館內“除宋、元、明、清各朝的典型器和官窯器外,還有多件舉世罕見的巨型瓷器,及一些鮮為人知或不為人知的瓷中珍品也一併首次展出”。不知冀州市旅遊局對冀寶齋博物館了解多少、對館內臧品知曉多少,沒有調查亂説話,而且涉嫌虛假宣傳,豈止是誤導遊客?其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了。這個博物館還有不少令人發嘔的頭銜,諸如冀州市在“九州之首”文化建設中重點打造的標誌性文化設施、衡水市“十館一中心一劇院”重點項目之一……對冀寶齋博物館進行這樣的宣傳,實在玷污了“文化”二字。

  冀寶齋博物館的修建、管理、行銷等方面,無疑存在諸多問題甚至腐敗,需要相關部門調查、糾正和處理。而筆者在此想説是的,請別以任何名義玷污博物館。博物館又稱博物院,二者沒有規模大小、級別高低之分。從小裏説,她是源遠流長的地方歷史的重要見證;從大里説,她是維繫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紐帶。誰玷污她,就是玷污歷史、玷污中華民族、玷污中國人、玷污中國文化。 (台灣網網友 毛開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