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酒”的氾濫拷問企業“良心”

時間:2013-07-05 13:22   來源:台灣網

  50年茅臺售價33800元/瓶,50年五糧液售價25888元/瓶,30年劍南春售價6500元/瓶。一些白酒價格的高低,不知何時起就與“出廠年份”扯上了關係。然而,由於年份的標準缺失,加上這方面監管處於真空狀態,不少名酒的出廠年份一直是個謎,有的成立沒幾年的酒企也推出了30年陳釀。(7月4日 人民網)

  可以看出,新聞中的這些“年份酒”的價格高額數據令人觸目驚心。近年來,白酒市場經歷了論“品牌”、論“包裝”、論“口感”、論“健康”後,眼下“酒齡”變得炙手可熱。現如今,“年份酒”成為了白酒行業的一劑強心針,是中國白酒企業炙手可熱的“搖錢樹”,一時間出現了“滿城儘是年份酒的局面”。由於標榜擁有“悠久歷史”的酒齡、窖齡,年份酒市場售價往往比普通白酒明顯高出一截,而除了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和劍南春等知名酒企以外,近年來國內大大小小的酒企紛紛推出年份酒,其酒齡、窖齡從幾年到幾十年不等,有一些白酒産品宣稱的酒齡甚至比生産白酒的企業歷史更加久遠,令人啼笑皆非。

  其實,白酒市場上“年份酒”亂象的問題其實在很久以前就被提出來過,只是可能沒有引起大家的關注。而關於“年份酒”的年份到底是以哪一個標準來進行衡量在很早以前就已經存在疑問了,由於國家一直缺乏年份酒認定和檢測的標準,讓大部分白酒廠家有了可乘之機,以此來謀取暴利,提升所謂的高端形象。“年份酒”説好聽點是商業行銷手法,而實質就是一種概念炒作。

  筆者認為,年份酒並不是某個人、某個企業的問題,在技術難題未解決、行業標準未出臺前,年份酒其實就是一種“良心酒”。如果廠家只顧炒作年份酒的概念,而無真實的年份,就會傷害消費者的利益和感情,企業就是在用自己的品牌價值換取一時之利。企業短視也罷,謀求長遠也好,暴利面前談誠信無疑書生意氣;長期處於監管真空,僅靠企業自律更是癡人説夢;寄希望於媒體的輿論監督,通過積極宣傳、推廣年份酒知識贏得消費者的信任,見效又太慢,消費意識畢竟不是朝夕之間就可以扭轉的。

  是該給年份酒酒齡造假的行為來個“急剎車”了。年份酒應該怎麼管?只是技術問題;歸誰管、管不管,則是責任問題。因此,有關部門的監管應該更主動、更前瞻。相關的主管部門應趕快出臺標準的法規,而行業協會也需要真正站在企業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發揮約束和規範作用,酒企們也需要自覺起來,幾大名酒廠甚至可以聯合成立實之有效的協會組織,共同推動行業規範發展。國家標準的出臺才能驗明正身和促進“年份酒”回到健康發展軌道,而我們在購買“年份酒”時也就不用“霧裏看花”了。(台灣網網友 袁寶)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