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此一遊”頻現緣自德育的失敗

時間:2013-05-27 14:05   來源:台灣網

  昨天,這名孩子及其父母主動給現代快報熱線96060打來電話,“我們向埃及方面道歉,也向全國關注此事的人們道歉!”孩子父母表示,孩子也意識到了錯誤,懇請大家給個機會。(5月26日 人民網) 

  既然孩子已經意識到錯誤,家長也已經致歉,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對其窮追猛打了,畢竟他只是個未成年的孩子,還需要一個寬鬆的學習和成長環境。雖然這次犯錯的是個孩子,但是我們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反思為何類似事件會頻繁發生且屢禁不止?我國在世界上素有文明禮儀之邦的盛譽,講文明、懂禮貌也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但是為什麼到了今天,各種不文明現象會大行其道,人們也是見怪不怪?説白了,就是學校和社會德育的失敗,人們意識不到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就是一種失德的行為。 

  今年2月份,故宮銅缸上有遊客留言“梁齊齊到此一遊”,一經媒體報道,就立即引起全國網友一致聲討。時隔三個月,這種現象非但沒有根絕,反而被丁錦昊帶出國門,遠播海外。於是,又再次引來全國網友的齊聲譴責,並且對其本人、家長和學校都進行了口誅筆伐,可見對於此失德行徑國人都是深惡痛絕。 

  但是,細觀國內的大小旅遊景點,或多或少、或新或舊的都會有“XXX到此一遊”的痕跡。很多人都是出於好玩心理,看到別人留言,沒有受到制止和處罰,於是也欣然上前“大筆一揮”,留下“墨寶”以求不朽,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種做法是一種失德的行為。諸如此類行為還有不自覺排隊、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公共場所吸煙、破壞公共財物、拒絕給老幼孕殘讓座等,真可謂比比皆是、數不勝數。  

  而且不僅在國內,國外的很多旅遊勝地和公共場所都有專門針對國人的中文標語,如“溫泉池中不許搓澡”、“請便後沖水”、“垃圾桶在此”、“請勿大聲喧嘩”等,或許用不了多久還會再加一句,“嚴禁塗鴉”。這其中固然有一定的歧視成分,但是如果沒有我們的“不拘小節”,別人怎可無中生有? 

  德育的失敗,直接導致人們普遍缺乏公共觀念,總以為公共場所就是公共的地盤,幹什麼都行,而且這些現象都是小問題,沒必要上綱上線。久而久之,放任自流,沒人指責,也沒有形成監督和輿論壓力,最終成了一種無意識、理所當然的狀態,而這種狀態一旦形成社會風氣,勢必給未成年人造成惡劣的影響,漸漸地就會像丁錦昊一樣把失德行為當成習慣性動作。 

  宋朝林逋《省心錄》有雲:“制水者必以提防,制性者必以禮法”。意思是要治理水患,必須築建堤壩,要陶冶好的性情必須用文明禮貌的規矩來約束自己。因此,學校和社會都應該高度重視德育工作,“一德立而百善從之”,高尚的道德確立了,人們便會自覺革除陋習,崇尚文明。(台灣網網友 雷鷂)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