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夢”需要司法為其保駕護航

時間:2013-03-11 14:07   來源:台灣網

  依法懲治貪官反腐倡廉、嚴格證據制度保障人權、打造“乾淨司法”促進清正廉潔、嚴懲“瘦肉精”“地溝油”等犯罪……10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王勝俊、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分別在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做報告,提請代表審議。(3月10日 新華網)

  在3月10日的兩高報告中, 有很多焦點問題相當值得關注。給筆者留下比較深刻印象的是五年來檢察機關立案調查的腐敗案件中,含廳局級950人、省部級以上30人。這個數據可以説老百姓是比較有關注興趣的,因為自古以來貪官是最不受待見的群體,也是最容易引起民憤和抹黑政府形象的老鼠屎,而在兩高報告裏,大幅度的提到“反腐倡廉”這樣的關鍵詞被突出,凸顯司法以更堅定的決心深挖蛀蟲,保證中央的“老虎、蒼蠅一起打”的意願實施。

  同時對於另外一個群眾反映強烈的話題——食品安全,兩高報告也有了一組數字説話:起訴制售假藥劣藥、有毒有害食品犯罪嫌疑人11251人,立案偵查問題奶粉、瘦肉精、地溝油、毒膠囊等事件背後涉嫌瀆職犯罪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465人。坦白的説食品問題直至今日,都成了很多人最不滿意的領域,而在這個情緒背景下,司法部門還要繼續提高自己的權威性,要把監督落到實處,用制度管事管人。

  在兩高報告裏,很多人可以找到很多問題的答案,同時又看出當下的民眾意識形態走向,比如最高人民法院的受理案件就有很大幅度的提升,這表明當下轉型期多種問題凸顯、亟待解決外,也表明大家更願意走司法程式來解決彼此之間的問題,這是社會法律觀念提高和文明風氣加強的一個表現,而在將來,司法所要挑的擔子只會越來越重。

  然而有些數據則是要引人深思的,5年間最高法院的信訪率下降了75%,如果僅僅從字面上理解是種驚人的可喜變化,但如果用辯證的角度去想,數據大幅跳水的背後,會不會是因為老百姓對於信訪的不信任以及截訪橫行的一種體現,如果不考慮到這些層面的問題,司法改革將很難接到地氣。

  話題又回到司法本身,作為社會道德、公信力的最後一道防線,司法本身是絕不容許被沾污的,這就好比水源地必須要純天然一樣。而對於司法本身出現的“不乾淨”現象,像黃松有、張弢等司法官員因違紀違法相繼落馬,除了壯士斷腕般的清除之外,則更要有對新型司法廉政建設的研究推進。

  總之,司法公正、給力與否,事關整個國家壯大的百年計劃,有這個基礎上才有可能去描繪每個人心中的那個“中國夢”。在未來的日子裏,司法也將進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以符合時代變化的新要求。

  對於此,我們抱有很大期待。 (台灣網網友 謝偉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