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中華”煙盒引發的丟臉問題

時間:2013-02-25 13:21   來源:台灣網

  今日,正在帛琉度假的演員黃渤微博吐槽稱“在帛琉潛水,突見水面漂浮一煙盒,心中暗罵哪來的無德之人,這麼乾淨的水怎丟得下手!突然看見煙盒上兩個大字“中華”!臊的上去一把捏在手裏,像做賊一樣生怕被別人看見。朋友啊,去別人家作客咱客氣點,這倆字的臉丟不起啊!”(2月23日 東方網)

  黃渤的微博吐槽幾乎佔據了今日微博的重要部分,而由於一個“中華”煙盒引發的丟臉問題大討論正在持續發酵。黃渤的行為,遇見一個“中華”煙盒,撿起來,臊得慌。但是,一個小小的煙盒到底有沒有必要上升到如此高度呢?因為這是在國外,每個中國人的行為無疑會産生這樣的聯想:你的一舉一動,必然會涉及到一個國家的形象。黃渤的假設是這個煙盒是中國人丟的,我們也姑且如此假設,姑且以為這個煙盒是真的,那這個丟煙盒的人真的就丟了中國人的臉了嗎?

  似乎我們總是有這樣的邏輯思路,一個人並不僅僅是一個人,他還代表著他的父母他的家族他的故鄉他的城市。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但這種思維依舊是集體主義的延續。比如當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其故鄉高密也隨之高歌猛進,更高一級的,濰坊市也奏響凱歌,再更高一級的,山東省也讚頌不已,再再更高一級的,整個國家也陷入瘋狂,只是暫時的瘋狂之中。這種邏輯思維用在今天黃渤的這個微博上無疑也是有道理的,一個小小的煙盒,上升到國家的層面,是不是有點過頭了呢?

  細細想來,一個丟“中華”煙盒的中國人僅僅代表著這個人的素質,這個素質並不能延續到一個國家一個種族的身上。因為“代表”二字不是那麼輕言的,我們中國超過13億人口,難道每個人都代表這個國家嗎?為何總是到了這樣的時刻才能代表呢?所以説,對於一個煙盒,似乎沒有必要上綱上線,訴説出所謂的丟了中華的臉之類的話語。因為這無非就是個人的行為,也並非所有的人都會如此,也並非所有的人都能代表中國的形象。

  非但不能代表,讓我們糾正這樣的思維模式。如果一個美國人在中國犯了錯,能説丟了美國的臉嗎?一個人就是一個人,一個個體而已。去年,筆者曾經因為一篇時評文章被網友們質疑無限,無疑也上升到這樣的高度,聲稱我丟了我們家鄉人的臉。對此,我想來想去,怎麼説也不是那麼回事。我只是我個人,一個人,一篇文章,是如何上升到丟家鄉人的臉高度上的,我一直搞不清楚也弄不明白。今天,黃渤的微博吐槽,終於再次讓我想起這件事,如出一轍又殊途同歸。

  那些咒罵我的人心裏無非是這樣想的,我的這篇文章引發了質疑,而我故鄉的人於是憤慨,以為這就是給家鄉抹黑。我是這樣想的,我是那個地方的人,但我是個中國人,同時也是個地球人,難道我行徑也給中國抹黑了,也給地球抹黑了嗎?或者,這是較真和抬杠的想法,但也無非是如此邏輯。其實,個人就是個人,他僅僅代表著自己,一個“中華”煙盒更是代表這個人的行徑,更不能上升到丟國家臉的高度,你説呢?(台灣網網友 王傳言)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