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播報”是新聞“短實新”的“正能量”嗎?

時間:2012-12-14 14:55   來源:台灣網

  新華社昨日僅用了100來字對習近平與卡特的會見進行報道。對此,新華社“新華視點”微博賬號昨日解釋稱,對領導活動報道進行“瘦身”,顯示出報道要以“簡樸求實”為要,避免“假、長、空”,而要力爭 “短、實、新”。(12月14日 東方早報) 

  這幾天“微博播報”似乎鬧翻了天,因為習近平在廣東視察的一些現場情節,就是通過現場目擊者的大量微博,一鱗一爪的傳送給了更多的受眾,讓我們感受到習近平在中央八項規定後言傳身教的風範,如果用一句最近被習總書記多次引用的網路語言表述,似乎感受到一種新聞傳播新的“正能量”在彌散,似乎是新聞傳播體裁 “消息“的根本性革命。 

  這個現象還有一個事例可以探討,就是新華社以100字報道習近平會見前美國總統卡特。惜墨如金,不是消息體、也不是新華體,更接近“微博體”,不放抄錄如下: 

  新華網北京12月13日電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3日在中南海會見美國前總統卡特。習近平強調,新形勢下,中美雙方要不畏艱難,勇於創新,積累正能量,努力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開創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新局面。 

  不難看出,這個報道具備了五個“W”的消息要素,但是給人印象就是給出了消息的“導語”部分,就嘎然而止,仔細閱讀一下,很象目前方興未艾的“微博”體。把一個新聞事件用“短實新”的形式傳給了讀者,這是一種創新嗎? 

  我們回頭來思考,習近平視察廣東、深圳是時政重大事件,公眾有理由又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得知習近平在視察中的更多完備內容,僅用微薄的形式你一條我一條的給與還原,這種形式固然很親民、很現場、但是因不系統頗像盲人摸象。遺憾的是即使官方後來的跟進報道,也沒有詳細完備的版本,那麼習近平在廣東深圳的考察,難道就可以津津樂道于被微博轉播幾萬、十幾萬、幾百萬次的轉播和評論嗎,況且也沒有達到這個效果,更沒有將重大事件第一時間向更多的社會公眾做出報道,難道這是“正能量”的實績? 

  同樣,習近平會見卡特,也是國際時事的重大題材,尤其是目前中美之間的關係處理,人們期待這兩位重量級人物透露的資訊,新華社這種簡單的報道能滿足人們的需要嗎,顯然不能夠,如果靠一些非官方媒體、非正式形式的擠牙膏式報道,滿足人們的需要,也能説這是“正能量”嗎? 

  中國有句話鸕鶿之腿,長一分不可,短一分也不可,不能人為為他定長短,需要根據實際需要,鸕鶿才能活得很好。可見新聞的“走轉改”和“短新實”,僅僅使用微博在重大事件中的擔當重任滿足民眾和社會的知情權,顯然“正能量”還沒有發揮出來。(台灣網網友 肖勇)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