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千萬的“停擺”車站建給誰看?

時間:2012-11-21 15:05   來源:台灣網

  廣東揭陽市岐山汽車站2001年動工建設,2004年建成,耗資2800萬元,至今未能投入使用。目前,該站只有一名總經理在正常上班,據其介紹,該汽車站位置偏僻,站場前後的道路狹窄,大型客運車輛掉頭都有困難。他曾多次申請重新規劃和改造,但一直沒有下文。(11月20日 《南方農村報》)

  一方面是私人客運站點無序攬客下客,另一方面卻是耗資數千萬的汽車站淪為擺設——這就是揭陽客運市場的真實圖景。據説岐山汽車站2001年動工建設,2004年建成,至今未能投入使用。而隨著時光流逝,這座耗資2800萬元的汽車站多處建築已出現漏水。眼下的岐山汽車站,已然“騎虎難下”:若不整飭,數千萬財政打了水漂不説,還容易在民眾間貽人口實;若要整飭,大範圍修繕又是一筆鉅資,加之周邊道路狹窄淩亂,這顯然不是交通運輸部門能紓解的問題。

  不妨算一筆賬:8年,2800萬硬體投資,即便只算定期存款收益,加之管理和佔地損耗等,“停擺”的岐山汽車站損耗公共資源的價值恐怕已經遠超5000萬元。如今,要麼是看著國有資産風吹雲散,要麼是繼續以“成本投入”收拾爛攤子,來回之間,數字恐怕還要加碼。這裡起碼有兩重追問:一是既然投入了又不能使用,當初是“誰”拍板要建成這麼一個花架子車站?規劃設計是怎麼通過的、施工驗收是如何經手的?二是數千萬財政埋單,于地方而言並不算小手筆,績效審計何在、責任追究機制何在?8年倏忽,有人因為這“停擺”的車站而引咎辭職或下崗嗎?8年,耗資數千萬的車站成了公權秩序上明晃晃的硬傷,不聞不問、不顧不管,按照這個邏輯順藤摸瓜下去,還有沒有類似的“奇跡”與之共存呢?

  岐山汽車站的今天,令人聯想起瀋陽綠島體育中心的命運——建設投入約8億元,使用壽命卻不到10年。今年6月3日,當年的標誌建築終於在一聲轟隆中被爆破拆除。按照業內的説法,中國是世界上年新建建築量名列前茅的國家,每年20億平方米新建面積相當於消耗了全世界40%的鋼材和水泥。也就在這一片造樓熱土上,“短命建築”層出不窮,拆四星蓋五星、未完工又推平。“青壯年”建築要麼早産在拍腦袋決策中、要麼猝死在各色紅頭文件裏,誇張一點説,哪個城市沒有那麼一些詭異的“停擺”建築呢?

  “停擺”的車站,據説除了在當年的慶典儀式上禮儀性發出了幾輛車之外,迄今再也沒有客運車輛發出。沒有人説得清,那些參加剪綵並慷慨陳詞的職能部門與責任官員今安在;更沒有人説得清,“目前尚無明確時間表”的改造命運會不會真能在這“停擺”車站的有生之年姍姍而至。只是,有錢建這樣的車站,何不多修幾段路、多建幾套保障房?(台灣網網友 鄧海燕)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