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苦金飯碗”導向何在?

時間:2012-10-15 13:49   來源:台灣網

  10月13日,2013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具體職位表公佈。據報道,雖然2013年招錄公告已經表示“崗位將向基層傾斜”,但職位表上一半崗位都加了“常年出差”、“職位需要晚上值班”等條件限制,令眾多考生叫苦不迭。“這就是所謂的金飯碗?簡直是史上最苦金飯碗啊!”有網友這樣感慨。(10月14日《揚子晚報》) 

  現在,公務員逢進必考,這為優秀考生提供了公平競爭的平臺。然而,公務員報考也有一個問題,即考進大機關多是剛從校門出來的年輕人,書生氣十足,缺乏基層的歷練,這不能不説是個缺憾。當公務員不是當官作老爺來享清福的,而是當百姓的公僕,需要接“地氣”,了解熟悉基層尤其是條件艱苦的社會底層的現實生活。否則,難以勝任公僕之職。事實上,現在的大機關並不缺公務員,有些機關機構臃腫,人滿為患。而最缺乏公務員是基層尤其是條件艱苦的基層。對有理想抱負的年輕人而言,基層是增長才幹的好去處。只有從艱苦基層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公務員,才能堪當大任。為此,近年來,公務員招聘一直向基層傾斜,大機關的領導幹部多從基層的優秀公務員中選拔。公務員考試推出“最苦金飯碗”其價值導向正在於此,值得稱道。 

  和大機關比,基層公務員似乎捧著“最苦金飯碗”。但與廣大的百姓比,何苦之有?“常年出差”、“晚上值班”、“節假日加班”都有補貼收入,普遍工薪族都能有這樣的“好事”嗎?“最苦金飯碗”吃的是收入不低且穩定的“皇糧”,待遇優厚,退休金不低,保障較高……這一切都令普遍百姓羨慕。平心而論,“最苦金飯碗”的感慨有失公允。 

  一些考生感慨“最苦金飯碗”,説明他們缺乏吃苦的準備,由此,“最苦金飯碗”的報考可能遭受冷遇,這並不是什麼壞事。本事再大,不願意到基層與百姓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不配當百姓的公僕。講待遇,談條件,也當不好百姓的公僕。這樣的人不報考“最苦金飯碗”倒是好事,而參與報考的考生,起碼做好了吃苦的準備,這都從報考源頭上保障了生源的品質。(台灣網網友 于文軍)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