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便民地圖”是一舉多贏的選擇

時間:2012-07-16 10:21   來源:台灣網

  商販流動作業是堵還是疏?近年來,城市商販與城管之間的暴力衝突屢見報端,引發各界熱議思考。而杭州市西湖區城管卻繪製了一張“地圖”,鼓勵商販從中心城鎮向偏遠農村流動,尋找商機。(7月1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長期以來,城管與“走鬼”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讓管理與被管理之間橫恒一條很深的鴻溝,引發的暴力執法事件頻發。這一老大難問題成為社會的頭痛事而廣為詬病。

  而杭州市城管“便民地圖”的應運而生,使這個老大難問題有了破解的妙招。城管執法難、攤販經營難、市民買菜難的三難問題迎刃而解。這是城市管理方法與時俱進的創新,“以人為本”的城管執法理念的彰顯。為民的“含心量”大大提升,充滿了城市管理的人性溫度。

  “便民地圖”是城市管理有了制度的出口。首先化解了城市管理的諸多糾結。攤販要生存,到處流動擺攤是他們的必須。而沒有一個穩定的擺攤場地又讓他們無所適從。這給城市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城管是“管不勝管,防不勝防”。很無奈很糾結。而城管“便民地圖”讓糾結化為省心。一張“便民地圖”成為攤販的“經營指南”,讓擔心變為安心和放心。彼此的“關係緊張”被“便民地圖”消除了隔閡,減少了不必要的矛盾糾紛。

  “便民地圖”方便了別人也方便了自己。它讓城市管理變得規範有序,城管管理有方,攤販經營有路。一個便民的制度出口,讓攤販不再為了擺攤提心吊膽,整天遊走在違法違規的邊緣,他們可以按照“便民地圖”名正言順地“按圖擺攤”,城管也不需要到處去為“遊擊戰”疲於奔命,依法執法、文明執法不再糾結,“貓鼠遊戲”可以終結。架起了彼此相互理解、支援的橋梁,減少了摩擦,暴力執法的“原罪”大大減少。

  “便民地圖”為城市注入了人性的溫度。“便民地圖”提升了為民的“含心量”。市民可以“按圖索菜”按圖購買所需的商品,不再有“眾裏尋他千百度”難買所需的東西的“買菜難”,“買瓜難”,既節省了時間,又方便了順心。城市的本質是一切為了人,是讓居民的生活更美好。任何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應該是服務於人,為人的安居樂業創造和提供條件。以人為本的管理才是科學的管理。“便民地圖”寓管理于服務之中,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使城市管理變得和諧有序,方便了管理,方便了攤販,也方便了市民,是一舉數得,實現多贏的理想的選擇,值得大力推崇。(台灣網網友 古廣進)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