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健康是控煙立法的基礎

時間:2012-06-27 16:12   來源:台灣網

  煙草研究成果申請科技獎、首都機場吸煙室關閉後復開……近期,有關控煙的熱點話題接連不斷。公眾在逐步認識到煙草危害、自覺抵制煙草的同時,也對國家的控煙措施寄予厚望。地方控煙法規的出臺讓我國的控煙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軌道,但國際著名控煙活動家臧英年教授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僅有地方立法仍不足以扭轉目前我國的 控煙形勢,建議儘快制定全國性的煙草防治法。(6月22日《法制日報》)

  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的無煙行動技術官員沙羅博士指出,中國是世界頭號煙草生産國和消費國。而煙草是唯一可以導致1/3到1/2固定長期用戶死亡的合法産業,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消費産品有如此危害。煙草業對中國GDP的貢獻只是事情的一方面,煙草引發的死亡和疾病不但會給中國造成醫療負擔和人道主義代價,還降低了中國的生産力,甚至影響到中國的競爭力。沙羅博士舉例説:“如果蘋果創始人SteveJobs(喬布斯)是一個大煙槍,15年前正值他42歲時就死於了癌症或心臟病,這對美國的高科技産業將會是一個多麼重大的打擊?中國的工程師、首席執行官和政界領袖們必須戒煙,否則就可能面臨煙草危害帶來的早逝。中國也會有自己的SteveJobs,但很有可能因為疾病,他們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ipod!這對中國來説,會是一個悲劇。”

  控煙不力,是否會影響中國的競爭力,中國會否因此而失去自己的“喬布斯”,失去屬於自己的ipod。我不敢斷言,也沒有人敢斷言。但是,吸煙對人體所有器官均會産生損害是肯定的,煙草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後的第二號全球殺手已被證實。統計顯示,每年約有500萬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到2030年每年將有800萬人死於煙草其中80%來自於發展中國家。如不採取有效措施,吸煙將在21世紀致死10億人。作為《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國,我國迄今仍無一部國家級的無煙立法,囿于多種原因,不僅全民吸煙率沒有下降,二手煙的受害者卻在3年內增加了2億人。每年因吸煙相關疾病所致死亡人數超過100萬,如對吸煙流行狀況不加以控制,至2050年每年死亡人數將突破300萬。世衛組織最新公佈的《公約》締約國控煙效果調查報告中,中國控煙履約績效得分僅為37.3分,各項得分均為倒數。

  “絕不能犧牲人們的健康和生命換取企業的利益和經濟的發展,我們的控煙難度這麼大這麼艱難的主要原因是沒有以減少煙草需求為核心。‘十二五’期間發展健康友好型的産業而限制健康危害型産業的發展,這也是産業轉型當中的一個重要原則,需要從危害健康的劣治轉向保護健康的良治。”國務院參事、人大代表馬力在控煙報告發佈會上説道。事實上,煙草還給社會帶來了沉重的醫療費用負擔。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曾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控煙公約擬定的專家楊功煥指出,“煙草行業稅收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將消融在醫療、勞動力損失等社會支出之中。”曾在中央政治局講課的北京大學中國經濟中心副主任李玲教授所做的“中國吸煙成本的估算”的研究結果也印證了楊功煥的觀點——煙草致病的經濟成本已經抵消了煙草利稅收益。就控煙立法,搜狐網“部分禁煙還是全部禁煙的立法討論”中,84%的網民要求全面禁止吸煙;最新抽樣調查顯示,公眾對控煙立法表示非常支援的比率達61.93%。

  就控煙立法來説,首先要借鑒國外立法。在《公約》簽署生效之前,許多國家已經通過立法取得了禁止在公共場所吸煙的有益經驗。目前,美國17個州和400多個鎮市已通過了嚴格的禁煙法規。加利福尼亞州卡拉巴薩斯市立法保護市民免吸二手煙,施放二手煙者最高罰款達500美元,累犯者可能被判監禁。加州因此成為美國第一個宣佈二手煙為有毒空氣污染物的州。一項對愛爾蘭立法效果評價研究結果顯示,全面禁止吸煙的立法效果非常顯著。其次,儘快制定《煙草危害預防控制法》、《防止二手煙草煙霧危害法》等法律法規,明確規定執法主體以及違法行為應負的法律責任,並參照國際上對“低危害煙草製品”管理規定,制定“低危害煙草製品”研究的證據類別和證據標準等。第三,加快政企改革,戒除財政“煙癮”。(台灣網網友:柯然)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