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空挂戶”搶名校,望子成龍需慎行

時間:2012-05-14 15:25   來源:台灣網

  廣州市內一些熱門小學,近幾年報名開始前總是提前出現長長的隊伍。今年,廣州義務教育階段擇校比例要控制在10%以內,擇校比往年會更加困難,有的家長帶著孩子一上午奔波三間公辦學校,希望能增加錄取機會。還有名校嚴查以擇校為目的的“空挂戶”,在報名的家長中抽查過去三年內的水電費單,以了解該住宅是否常住。廣州日報5月13日

  “無如望子成名,比自己功名念切,還加幾倍。” 出自清代小説家文康的《兒女英雄傳》中,現代常提到的“望子成龍”便是出自此故,天下父母無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建功立業、飛黃騰達,但在現代社會巨大的競爭壓力下,教育幫助孩子能出人頭地成了眾多家長手裏的“致命稻草”,家長緊抓上名小學、升名中學、最終考名大學的路子,為自己的孩子主觀安排著一切,無論是之前一直備受爭議的給孩子“加負”報特長,還是新聞中提到的廣州家長排隊霸位為孩子搶上名校,都是極為典型的寫照,但冷靜下來我們應該想想,名校就真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建功立業麼?父母之愛以這種極為不理智的主觀安排,能讓孩子幸福麼?為上名校“挂空戶”走關係,難道不是對孩子成長最大的誤導麼?

  我們都知道,適合的才是最好的,家長以自己主觀追風隨大流的方式安排孩子的教育問題未免過於草率,讓人擔心好心辦了壞事,孩子從小都會顯現出自己的靈性愛好和興趣,家長不能只顧名校,不顧孩子的感受和適合的發展方向,只有懂的細心觀察、冷靜思考的家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幫孩子走上發展的正道,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反問自己,了解自己的孩子麼?了解所追求名校的校風校況麼?了解素質教育麼?了解就業壓力麼?沒有這些了解,家長怎能相信自己的思考,又怎能放心把自己的孩子隨便安排到所謂的名校去呢?學子能脫穎而出,大部分都是源於其個人努力和參悟能力,而不完全取決於學校。

  家長為孩子的心情可以被理解,但很多家長的做法卻讓人失望,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能上好學校,不惜花錢走關係,更不惜挂空戶、甚至挂靠公廁,這樣的方式和愚蠢難道不是對孩子教育的誤導麼?都説有什麼樣的家長就有什麼樣的孩子,上樑不正怎能保證下樑不歪?除了對自己孩子的壞影響,更重要的是在人為的破壞社會公平,這樣的後果可能會讓本該上好學校的符合條件者落選,平時我們追求的公平正義不能一觸及到自己的利益就馬上改變觀念,這樣是對自己孩子、對社會的不負責任。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做父母的心情可以被理解,但畢竟我們是已經具備理性思考的成年人,不該老去做些不理性的糊塗事,孩子符合什麼條件就讓他上什麼學校,都説“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孩子的成長不能靠家長安排一輩子,應該適時的放手,更應該給孩子引導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理念,只有這樣才能讓祖國的花朵茁壯成長。(台灣網網友:王慶永)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