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高三吊瓶班”把脈用藥

時間:2012-05-07 14:33   來源:台灣網

  昨日上午,大孝感論壇官方微博稱,高考臨近,湖北孝感一中驚現史上最刻苦“吊瓶班”,並配發圖片引起網友熱議。圖片顯示,教室內很多同學邊打吊瓶邊復習,場面頗為壯觀。對此,孝感一中稱,學生打的是補充能量的氨基酸。(5月6日長江商報)

  “史上最刻苦吊瓶班”吊的不是氨基酸,是雞血!高考狀元榜是學校的興奮劑,班級升學率是老師的強心針,而每一個考生的成績都是家長的巨能鈣。看到“吊瓶班”的奇觀,耳際仿佛響起那酣暢淋漓的演講——前不久,啟東市匯龍中學一名中學生在3000多名師生眾目睽睽之下的討伐教育體制:“這種變味的教育,學了能有什麼用呢?就是考上大學能如何?找到工作又如何……”“我們不是機器,即使是機器,學校也不該把我們當成追求升學率的工具!”然而,改革應試教育模式,牽涉到教育資源的均衡、高考與高等教育制度的配套改革、人才評價制度的更新升級,絕非慷慨陳辭所能奏效。倒是該就事論事,給“高考吊瓶班”把脈用藥。

  第一;這家中學辦公室主任所稱“國家規定每年給高考學生10元錢的氨基酸補貼”是真是假?筆者換了好幾個關鍵詞上網搜索,除了國家給貧困地區學生補助營養餐費用外,沒有搜索到高考學生氨基酸補貼的相關資訊。是確有規定,還是校方怕承認責任,拿“國家規定”當擋箭牌,這需要澄清,否則會引起一系列的誤導。

  第二;“高三吊瓶班”幾乎是集體吊瓶,輸液的安全性堪憂。給因衝刺迎考的考生補充氨基酸,家長是認可的,會覺得學校此舉很具人性化。但是,大面積的輸液吊水,學校醫務室的硬體條件和醫護人員的業務素質夠用嗎?尤其是在晚間為那麼多的考生輸液,萬一忙中有亂,出了醫療事故怎麼辦?鑒此,當地衛生部門應聞訊而動,認真檢查監督衛生和安全措施,對考生用藥進行指導和干預。

  第三;教室內燈火通明,半空中挂滿吊瓶,課桌上堆滿資料,同學們都在拼命。從這番場景中不難看出,學生迎考高度緊張,造成身體透支是普遍現象。熬垮了身體,別説高考時能出好的狀態有點玄,即便考了好學校,革命的本錢欠賬太多,虧空的可是一輩子的競爭力。靠學校來解決考生休息的問題,受利益主導不靠譜,必須由教育部門出面行政干預。教育部門應像交管部門強制長途客運駕駛員休息那樣,強制考生休息。可出臺硬性規定,將學生休息權視為“第一政績”。不允許晚間補習,以保障學生的休息時間。教育部門要派員督查,發現問題,查處到校長,屢教不改的,摘校長的官帽,對負有責任的老師通報批評,扣發績效工資。同時,引導家長首先要將自己的心態調整好,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高考集結號,身體最重要。(台灣網網友:梁江濤)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