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如何設節治療國人情感類節日“饑渴症”

時間:2012-05-14 15:23   來源:台灣網

  針對近日有媒體大量報道,國家已將每年五月第二周的星期天定為“母親節”,後經證實是謠傳這一事實,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國家安全政策委員會的專家學者們呼籲儘快確立自己的“中華母親節”。(5月13日《新華網》)

  5月13日是五月第二周的星期天,這一天對很多人來説都不陌生,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都知道,是的,母親節,很多人在這一天裏,懷著感激之情以不同的方式向自己的母親感恩,除了商家的宣傳,各種媒體也以不同的形式營造母親節的氛圍,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個不算節日的節日是泊來的,而且也不是國際上公認的母親節,只能説是美國和某些西方國家特定的母親節,但是,向母親感恩是人的情感宣泄,既然自己國家沒有這樣的節日,要想表達情感只能借用了。

  對於設立“中華母親節”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類似的還有把牛郎織女七月初七相會的日子定為“中國情人節”,把孔子生日定為“耶誕節”等提議。這些情感類節日的設立提議,其根源是因為一直以來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和節氣有關,幾乎沒有情感類的節日,隨著人們對精神領域的追求,情感類節日的需求越來越大,這個時候,泊來的西方情感節日迎合了人們的需要,且有逐漸發展壯大之式。

  有人會説,別人有節我們過,沒必要搞節日對抗。話雖如此,雖説節日無國界,西方也有很多人在過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等等,但是情感類節日需要本土情感的載體,這也是發掘本土名人淵源,設立屬於自己國家的情感節日的主要事思路,不能看作是節日對抗。不過,“中華母親節”是把孟子母親的生日當作國家的母親節,人們在這一天可以向自己的母親感恩,但是情感節日的設立不是為了紀念某個人,它應該是一種大眾需求的匯聚,西方的情人節、母親節等等,除了和宗教有關的節日,幾乎都來源於普通人的普通事例,把孟子母親的生日當作國家的母親節,讓人有了一種紀念的含義,難道一到這個節日首先就想到孟母嗎,所以説是不適合大眾使用的。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中國情人節”、“中國耶誕節”等等,也就是説,這類節日提議之所以始終僅限于專家提出,不能得到大眾的響應,雖然原因很多,但是可以肯定,這種設節方式存在著問題,不能滿足國人對情感節日的需求,以至於總是懸而不決,對此專家應該反思,不能責備大家不支援提議,實在是提議沒有代表性,讓國人不能徹底根除心底的情感類節日“饑渴症”。(台灣網網友:董剛)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