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摩天大樓熱潑點涼水

時間:2011-09-21 16:34   來源:台灣網

  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的國際知名建築研究機構近日發佈的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十年裏,各國建成的摩天大樓數量已經超過了之前建築史上的總和,而整個後9?11時代,在中國建造的摩天大樓的數量佔全球數量的一半還多,中國已成為建造摩天大樓的“頭號主力”。目前中國正在建設的摩天大樓總數量已經超過200座,相當於美國現有同類摩天大樓的總數。未來3年,平均每5天將有一座摩天大樓在中國封頂。5年後,中國的摩天大樓總數將超過800座,達到現今美國總數的4倍。(9月19日《法制晚報》)

  世界十大封頂高樓,中國佔六席,2012年,世界前100最高建築,34座將出現在中國。中國速度、中國高度、中國數量、中國奇跡!中國,登高遠望,一覽眾山小,中國,高樓連雲霄,驚艷寰宇。

  最高、最多、超越美國,摩天大樓折射出的這些亮點,遠遠看去,金光閃閃,耀眼奪目。況且,這不是光怪陸離,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這裡面沒有水分、不存在浮誇,我們就是世界第一,沒有理由不驕傲、不自豪。但是,站得越高,越應該有高處不勝寒的冷靜,看得再遠,也不能看不見腳下的“泥巴”。仰視著那些直插雲霄的摩天大樓,先是脖子發酸,接著腦袋裏就蹦出了幾個疑問。

  疑問一,摩天大樓數量世界第一了,品質是否也是世界第一?這不是在吹毛求疵,而是聽的多了,見的多了,産生的後怕。橋裂裂、樓脆脆、路塌塌,建築品質上不去,高樓的數量越多,安全的隱患越多。高層建築因為其結構的特殊性,不論設計要求,還是施工要求,以及對建築材料的要求到高於一般建築。各地爭相“拔高”,建設速度屢創奇跡,高樓數量不斷刷新記錄,但願品質能讓人放心。

  疑問二,作為世界摩天大樓建造的“頭號主力”,安全標準進入世界“首發名單”了嗎?寫在紙上的標準,挂在墻上的規範,不應只是擺設,只是應付檢查和驗收的紙片片,而是要經得起地震、颱風、火災的考驗。真心地希望,地震過後,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群能達到“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標準;火災突發時,報警系統能夠發揮作用,逃生通道能一路暢通,消防工具不是“鞭長莫及”。

  疑問三,世界前100高樓3成在中國,並且看現在的勢頭,高樓熱絲毫沒有降溫的意向,不管是商品房,還是拆遷安置房,或是安居保障房,都在爭相往高處走,住的越來越高,生活品質是否隨之提高了呢?

  住的高,物業費高了,公攤費高了,這無疑增加了生活成本。另外,特別想談一下高層對老年人的影響。我一朋友,和80多歲的母親住一起,老房子被拆遷,現在選擇了回遷,分到了28樓。朋友家以前是3樓,老太太沒事還能下來曬曬太陽,遛遛彎,現在“地位”一下拔高了這麼多,老人家又不敢坐電梯,等於被軟禁了。還好,朋友節假日還可以抽出時間帶她出來“放放風”,那些兒女不在身邊的老人,那種叫天不靈,叫地不應的苦楚可想而知。在國外有“救救孩子,救救老人,少建高樓”的口號,我們是否應該停下來認真傾聽一下。

  行文至此,不由得想起了德國經濟學家安德魯.勞倫斯那個屢被驗證的“勞倫斯魔咒”——“摩天大樓立項之時,是經濟過熱時期;而摩天大樓建成之日,即是經濟衰退之時”。杞人憂天也好,無病呻吟也罷,但願高高聳立的摩天大樓不要被魔咒擊中。(台灣網網友:于靜)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