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簽署和平協議:why not?

時間:2011-09-14 16:57   來源:台灣網

  據中評社臺北9月13日電訊,臺灣領導人選戰正酣之際,馬英九競選辦(臺灣加油讚)執行長金溥聰在華盛頓表示,兩岸未來接觸,只要有利於臺灣,不排除任何可能性,包括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在內。

  香港中評社認為,金溥聰此次在美國大談兩岸關係,尺度很大、很開放,很不同一般。由於之前馬英九多次公開表示,兩岸互動遵循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包括簽署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機制沒有確切時間表,幾乎完全不碰觸敏感的兩岸政治議題,與當前金的談話基調略有出入。

  臺灣有媒體評論,金溥聰並非主管兩岸事務的相關人員,他的表示僅代表“個人觀察兩岸政治的看法”,或者是有馬英九認可的成分在裏頭,這些都值得後續的跟蹤與觀察。再説,他的談話還是加上一個前提條件:即必須在不傷害“中華民國”“主權”,及顧及臺灣尊嚴之下來達成。

  應該説,當前兩岸關係的發展不斷引向縱深,雖然時常有些意外和突發事件,但兩岸之間都儘量把“善意”給予對方。兩岸問題要取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要推動兩岸關係的穩定與長期和平共存,兩岸的政治對話就有必然的需求,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制和簽署和平協議的合作計劃就應該是:why not?

  當下,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已推出“十年政綱”的“兩岸篇”,國民黨的馬英九也大體對外表達了對兩岸關係的看法。整體來看,角逐2012台灣領導人選舉的最關鍵雙方在兩岸問題的立場和看法也各異,但之間也有同性。目前,兩岸之間所面臨的癥結和挑戰可以歸結于海峽兩岸還未完全建立最基本的政治共識及兩岸的制度性規範,而這個問題又是影響兩岸關係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問題。

  還有,臺海兩岸未能完全建立最基本的政治共識及兩岸的制度性規範,為外部勢力干預、制衡兩岸和平發展進程提供了機會與可能,臺灣問題事實上成為發展中美關係的一大障礙,而來自外部勢力的介入與干涉反過來又加重兩岸間合作互信的成本與壓力。

  還應該指出,金溥聰的美國談話就未來兩岸簽署和平協議附加了一個前提條件,強調不傷害“中華民國”“主權”和臺灣尊嚴,這也是片面和局限的。要希望“兩岸共榮共利”,推動有利於兩岸和平共存的合作計劃,金強調的“異中求同的框架”處理善意有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單從自身方面的角度,而不是放在整個中華民族的方向;過度凸顯“臺灣尊嚴”而沒有顧及大陸的“尊嚴”,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未來之路如何真實“落地”,金溥聰的“善意”之見是不是能夠更真切一點、站得更高一點呀!(台灣網網友:王振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