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崇師德 不缺政策缺措施

時間:2011-09-09 16:31   來源:台灣網

  在昨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師範教育司司長許濤稱,教育部將進一步加強、改進師德建設,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和定期註冊、績效考核、職務聘任、評優獎勵的首要內容。今年9月和10月要在兩個省份率先試行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資格考試的改革試點,“嚴把教師入口關”。(9月7日《新京報》)

  在越來越強調個體、平等的當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矛盾層出不窮。尤其是在幾起老師跪學生事件之後,無意間喚起了一個時代對師道尊嚴的警醒。而在另一面,則是有些教師經不住燈紅酒綠的誘惑,沒有足夠深厚的師德沉澱,將利益索取之手甚至邪惡之手伸向學生,從而使得:在某些語境下,“尊師”受到自然而言的排斥和抵觸。在這樣的背景下,由教育部牽頭崇師德,一方面可以凈化教師形象、規範教育隊伍,另一方面,也為尊師重教打下了基礎,無疑很具有現實意義。

  推崇師德是好事,只是,空有考核政策,卻沒有具體的、科學的考核辦法,難免於事無補。在將師德考核作為教師資格認定首要內容的同時,還需要直面以下問題:

  一方面,如何考核、評定?是學校領導打分還是學生打分?亦或者是教師群體民主測評?“師德”並不是新名詞,相關考核、評定也不是第一次出現,但為什麼依然避免不了一部分教師的師德滑坡?這就牽扯到考核的客觀性和有效性問題。因為,之前要麼是校領導召集教師開個會,對評選結果予以宣佈;要麼就是找學生,在調查問卷或者教務系統上做個測評,這都無可避免地會受到客觀性、公正性的質疑。教育部崇師德,且看如何一個崇法。

  另一方面,考核過程、結果會否公開?儘管教育部提出師德“一票否決”,但是,是在公眾監督下的一票否決還是小範圍內的自説自話?如果是後者,“師德”難免受到考核部門、考核人員個人喜好的影響。從而,使得師德考核流於舊形式,依然於事無補。

  再者,強調師德會否進一步削減教師的教育、管束權力?在學生、家長毆打教師的另一面,是教師之於學生,不敢打、不敢罵、不敢管,甚至逼至當眾下跪之境地,令師德零落成泥。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師德,教師變成了大善人,那無疑是師德從物質索取、邪惡的一極走向了縱容、“不作為”的另一極,依然是“不德”。

  教師高潔傲岸、學生尊師如父,這是流傳千百年的傳統美德。但是,在物欲橫流的當下,師德不僅需要一個口號或者一項政策,也不能靠完全發乎於心的德行自勉,還需要能夠切切實實起到規範、懲戒作用,為教育、教學的良性發展保駕護航的措施。否則,流於形式的師德考核,只是一個虛弱的口號。(台灣網網友:郭北極)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