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夢者》最考驗導師智慧

時間:2015-01-22 07:37   來源:京華時報

  按照中文邏輯,“造夢者”即製造夢的人,落點在造夢之人身上,而非夢本身。過去十年,電視節目領域出現過許多造夢節目,涌現過《超級女聲》《快樂男聲》《中國好聲音》等聲名遠播的品牌,2013年甚至還出現過十幾檔音樂選秀節目齊飆的景象,而這些節目均清一色以明星夢為出口,賣點多在被造夢者身上。

  北京衛視以《造夢者》為題,讓人不禁猜想,這是否是一檔以導師為主導的節目?《造夢者》三位造夢導師姜文、劉嘉玲、姚晨,外加觀察員洪晃,這個組合你可以説新鮮,也可以説怪誕。新鮮在於霸氣的姜文坐鎮,而怪誕則是姜文與洪晃的組合,很容易令人浮想《一步之遙》的延伸。這種事兒北京臺不是沒幹過,而且還挺熱衷。馮小剛的《私人訂制》上映那會兒,北京衛視就追著出了檔《私人訂制》節目。這次北京臺不僅爭取到了姜文的電視節目首秀,還一拖一引進了毒舌風格的洪晃,彌補幾位明星導師未盡之能。

  從《造夢者》播出前兩期的結構看,明星大腕與選手之間的關係一如《中國好聲音》,第一階段節目導師爭徒,但相比《中國好聲音》直截了當的歌手明星夢,《造夢者》選手來自各行各業,表演形態各異,甚至還有挖掘機的奇技表演,節目為選手們所築之夢目前呈現混沌狀態。

  從選手角度看,《造夢者》倒像是《中國達人秀》近親,而後者明星嘉賓僅做評判,不直接參與選手築夢,這與《造夢者》完全不同。《造夢者》採取的師徒結構,意味著他們將在第二階段實現師徒交融,導師將手把手幫助選手造夢。目前走上這個舞臺的選手,大多都是各行業精英,並非普通平民草根。既然他們大多已站在自己的夢想舞臺,那麼他們來到《造夢者》中夢從何來,去往何方?

  從選手陳述看,突破選手既有能量的天花板是來到《造夢者》的訴求,想必也是《造夢者》欄目之名的立意所在。至於他們下一步的夢將去往何方,有什麼樣的高度,最後突破與否,都還是懸念,也將是下一步的看點。這是《造夢者》區別於大多數綜藝真人秀的不同。

  從目前導師呈現出來的狀態來看,第一期疙瘩較多,第二期漸入佳境,尤其《一步之遙》二人組姜文和洪晃嗆嗆那幾嘴,火藥性子實足。而長遠來看,導師的看點肯定不能只依靠這般耍性子鬥嘴,節目如何調度導師本身的潛能才是關鍵。以選手呼斯楞為例,雖説成名立萬,但也已在自己的音樂道路上觸頂,那麼幾位並不擅長音樂的導師又有何能助其突破?再以駕駛挖掘機跳舞的那組師徒為例,幾位完全不懂機械的導師,又有什麼法子幫助他們在競技舞臺上登頂?對幾位“造夢者”導師的考驗將成為下一階段的重大看點。(曾念群)

  ■微評

  @超大菜鳥耶夫斯基:看到BTV的《造夢者》,姚大嘴真出鏡,一到她的近距鏡頭,一張嘴能佔半拉螢幕。

  @鄧美鳳-renta:《造夢者》還不錯,加上導師陣容也不賴。去瞧了個遍,唉,真是不想説了。節奏慢也就罷了,一個選手差不多15分鐘。定位如此模糊,有達人秀痕跡就算不消費故事(適當故事是要有的),更有去年年初各大衛視廝殺的喜劇情景類表演,導師一點都不在狀態,很勉為其難。四不像節目我不要看。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