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夏洛克》續集首映受中國“福爾摩斯迷”追捧

時間:2014-01-03 10:35   來源:人民日報

  當地時間1月1日晚,令人期待已久的《神探夏洛克》第三季終於在英國廣播公司(BBC)一套首播,本報記者與眾多“福迷”一樣,在第一時間觀看了這場首映。同時,中國觀眾也通過優酷等網站進行了同步收看。緊張的情節,離奇的故事,精緻的製作,出色的表演,觀眾驚呼“卷福”沒有令人失望。人們在慨嘆英劇魅力的同時,也對英劇何以能夠調動中國觀眾口味,風靡中國市場産生了諸多思考。

  《神探夏洛克》自2010年上映第一季以來,就受到中國觀眾的追捧,中國觀眾親切地稱片中的男主人公、卷髮的夏洛克福爾摩斯為“卷福”。由於英國國內市場小,觀眾有限,所以《神探夏洛克》一開始就瞄準了海外市場,而挺進人口眾多、影迷眾多的中國市場,更成為該劇海外市場的重點。

  與前兩季一樣,《神探夏洛克》第三季也分三集,分別是《空靈柩》、《三簽名》和《最後誓言》。這次首映的第一集《空靈柩》,延續了以前90分鐘的時長。播出後第二天,還有英國人打電話問記者看了沒有,説影片很好,沒有讓人白等。英國媒體更是對《空靈柩》的熱播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道。

  《神探夏洛克》受追捧主要源於其製作團隊的精品意識。BBC高層從一開始就把《神探夏洛克》作為精品來製作,要求在編劇、導演、攝影、表演、服飾、音樂等各方面都要比一般的電影劇“勝出一籌”。英國媒體稱,之所以一再推遲播出續集,與主創人員的高要求有關,他們對不太滿意的戲進行重拍,精益求精,方才罷休。

  與略顯浮躁的美劇相比,英劇的最大特點是“沉得下來”,有內容,有看頭,耐品味,這得益於英國的悠久歷史和豐厚的文化內涵。《神探夏洛克》取材于19世紀末的英國著名偵探小説家阿瑟柯南道爾所塑造的夏洛克福爾摩斯形象。這一形象已經家喻戶曉,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鳴。

  英國《每日郵報》資深記者詹姆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認為,全球拍攝的有關福爾摩斯的電影、電視劇已經很多,若一成不變地拍,難免落入俗套。現在的《神探夏洛克》之所以能“抓住觀眾”,就是用“舊瓶裝新藥”,讓舊人物煥發現實光彩。主創者移花接木,把原作的時間背景從19世紀搬到了21世紀,讓福爾摩斯及其助手約翰華生演繹當代的生活故事,講述他們在當下繁華熱鬧的倫敦大都市中的一系列經歷,這就成功實現了與現實的接軌,這種“接地氣”的做法深得觀眾的認可。

  2013年12月初英國首相卡梅倫訪問中國時,有中國網友在微博上還請他幫忙催一催《神探夏洛克》續集的播映,卡梅倫表示將盡力告訴製作公司中國粉絲希望看到更多夏洛克劇集。有報道説,卡梅倫回國後,還真與BBC説起了此事,這使本來就把中國作為重點海外市場的BBC更加重視。BBC這次不但給了中國同步直播權,而且還提供了配有中文字幕的官方版本,可謂“做足了功夫”。據稱,該劇在北美要到1月19日才能上映。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