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龍八部》:一部電視劇和它的時代氣

時間:2013-12-27 14:50   來源:新京報

  一部《天龍八部》,港臺、內地一共拍了五版,對這五版的評價,“越老越好”這四個字足矣。以不同時期的《天龍八部》為例,可以看到一部電視劇和它折射出來的時代氣質。

  最早注意到《新天龍八部》被吐槽,是社交媒體上熱傳的“蒙面紗布”成了網友所説的“蕾絲短褲”。一部電視劇的開播,這樣一條連“花邊”都算不上的資訊成為最大新聞,這本身就不符合常理。

  網路輿論的特點之一就是不按常理出牌,一個面紗引發的吐槽熱四處蔓延,蕭峰扛著木製滑雪板成了運動健將,號稱最帥的段譽成了一個娘炮,葉二娘頭上戴了個毛線套子,岳老三的頭頂讓密集症患者看了想削他……

  這樣的吐槽方式看起來似曾相識。2003年由張紀中擔任總製片人的胡軍版《天龍八部》,播出時遭到的口水不比現在少,只不過那時觀眾更多是懷念1997年黃日華版的《天龍八部》。而現在,有了最新這部劇的對比,不少網友覺得,張紀中製片的那版現在看起來也蠻不錯。

  一部《天龍八部》,港臺、內地一共拍了五版,對這五版的評價,“越老越好”這四個字足矣。以不同時期的《天龍八部》為例,可以看到一部電視劇和它折射出來的時代氣質。1982版偏于嚴肅缺乏活力;1990台灣版缺乏明星影響不大;1997版處於“全民娛樂”前夜,這版劇寄託著上個世紀尚且存在的純真氣息和理想主義;2003年正是解構主義最熱時,網路鋒芒畢露,翻拍經典等於往槍口上撞……

  今年這部《新天龍八部》也是時代産物,它身上帶有濃重的湖南臺味道。有個説法是,湖南臺播什麼火什麼,這也給予了湖南衛視走在定制劇前沿的底氣。《新天龍八部》即是挾這股優越之氣而生的作品,它不在乎演員陣容中的明星太少,不在乎布景製作有多粗糙,也不講究細節之處的馬馬虎虎。説白了,它賣的是金庸,是湖南臺黃金時段,也是這部劇誕生之後必然會産生的話題。

  翻拍經典拍一部被罵一部,但仍然阻止不了翻拍劇一部接一部,這本身就是個問題。此現象表明,所謂電視劇原創能力不足,不是翻拍劇氾濫的根本原因,“吃剩飯”能保證基本利益,才是翻拍劇不死的原因所在。

  當下的電影、電視劇産量過剩,但偏偏優質的作品太少,跟風、山寨之作比比皆是,這也是時代氣質賦予的。大家都沒有認真創作的耐心,市場的風向變來變去,創作隊伍也擺成了蛇形。一味地迎合收視率,讓影視作品只剩下了商品屬性,丟失了二三十年前的那股敬業精神和文化味道。

  不過,《新天龍八部》也並非一無是處。攝影技巧的提高讓它擁有了不錯的畫面感,年輕人當道所給出的偶像劇氣質,也為武俠劇輸入了新鮮元素。對於沒看過此前幾部《天龍八部》的年輕觀眾而言,他們也自然能從中找到樂趣。一代觀眾一代劇,《新天龍八部》也許根本沒打算拍給老大哥、老大姐們看,它能贏得一些年輕人的喜愛,就算擁有了屬於它的成功。(韓浩月)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