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詞指環》75分鐘拾盡精華

時間:2013-05-06 14:37   來源:新京報

  四聯劇《尼伯龍根的指環》濃縮為75分鐘的一場演出,馬澤爾讓觀眾在《無詞指環》聽到了一種可能。

  在《梅紐因談話錄》俯拾皆是的睿智之見中,有這樣一個一閃而過的觀點多年來留給我深刻印象,即時間和音樂都是不能壓縮的:“我們無法把音樂壓縮到比消化它所需要的時間還要短的地步。”那麼,需要四個夜晚演出的《尼伯龍根的指環》可以壓縮為75分鐘的管弦樂而不損害其完整和宏偉嗎?

  馬澤爾指揮的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和柏林愛樂樂團的12位音樂家于4日晚演奏的《無詞指環》,讓我的此種疑慮煙消雲散。馬澤爾以他幾乎無人匹敵的指揮瓦格納音樂的豐富經驗、對“指環”總譜的熟稔以及來自瓦格納嫡孫維蘭德瓦格納的鼓勵,加上他日漸成熟的作曲技法,使得他對《指環》的“交響合成”(Symphonic Synthesis)——《無詞指環》的正式副題——成為一部連貫而動人的作品,它是對瓦格納音樂中那些美得難以名狀的段落——燦爛的,優美的,壯麗的,沸騰的——的“無縫對接”。

  馬澤爾作為“合成者”對瓦格納的原作懷有敬畏之感,他每談及《無詞指環》時總要提醒大家,70多分鐘的音樂中並無一個音符是他加上的,而全部出自瓦格納手筆,而且,《無詞指環》嚴格遵循著“有詞指環”的戲劇音樂順序,從《萊茵的黃金》的第一個音符開始,終止于《眾神的黃昏》的最後和弦。《無詞指環》誕生和存在的美學基礎、它的未被壓縮的真實度和魅力來源,正是維蘭德瓦格納鼓勵馬澤爾時所強調的,即對於瓦格納的《指環》,樂隊是終極資源所在。沒有了聲樂的威爾第或普契尼歌劇難以想像,但《無詞指環》卻讓瓦格納的龐大樂隊從樂池中躍升到音樂廳舞臺之上,使得包括兩套定音鼓和四架豎琴的樂團不再顧及是否淹沒演唱者,而在高潮時發出震耳欲聾的恢弘之音。

  《無詞指環》的説服力和感染力與演奏者的水準密不可分。柏林愛樂樂團12位音樂家的加入無疑將這場音樂會提升為音樂愛好者們趨之若鶩的樂壇盛事。柏林愛樂的音樂家分佈于各個聲部,除大提琴聲部之外的所有聲部首席均為柏林愛樂成員。去年的五位柏林愛樂首席加盟北交使得樂團水準瞬間提升為一流的合作模式此次在更大的規模和更高的水準上再度運作,結果更令人欣喜。不僅《指環》中那些難度很高的獨奏段落在柏林愛樂的首席們手中充分呈現出頂級演奏的完美璀璨(如《齊格弗裏德》中“森林絮語”的沁人心脾的木管和膾炙人口的齊格弗裏德號角的嘹亮圓號,令人難忘!),樂隊合奏也因頂級同行的加入而具有了兼具剛強而柔韌的德國風範。

  這樣的夜晚帶給瓦格納音樂熱愛者的感受,或者正如《紐倫堡的名歌手》劇中人漢斯薩克斯所唱的:“在春天,一切就應如此!”(王紀宴 樂評人)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