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蘇辯”打開兩個戰場 蘇蔡瑜亮情結日益浮顯(8/26—9/1)

時間:2013-09-02 07:33   來源:台灣網

  上周,蘇貞昌同意與馬英九針對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進行辯論,引發輿論熱議;民進黨“8年執政研討會”登場,被稱為“挺扁大戲”的“主旋律”;標榜天然的“胖達人”被踢爆使用人工香料,輿論感嘆“問題食品”何時才能不橫行臺灣市場。

  “馬蘇辯”打開兩個戰場?

  馬英九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將於9月15日就“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公開辯論。島內輿論指出,服貿協議是ECFA後續協議之一,今年6月已完成簽署並進入“立法院”審理程式,期待“馬蘇辯”不是只有政治口水,而能具體提出經貿大戰略,才能對臺灣的未來發展創造積極的價值。

  香港《大公報》8月29日指出,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日前揚言,辯論是一個“戰場”,“立法院”又是一個“戰場”,服協在下會期也不會通過審查。言下之意即,就算蘇貞昌在論戰中“敗下陣來”,民進黨也要繼續杯葛服協。然而,倘若經過辯論後,支援服協者多於反對者,而民進黨卻一意孤行,必會受到主流民意的譴責。

  臺灣《中國時報》27日指出,在兩岸服貿協議辯論的大舞臺上,蘇貞昌拒絕媒體參與、回避第四權提問,由此看得出,蘇主席就是一典型政客。服貿協議對兩岸未來的發展,從政治面、經濟面到社會面、文化面,在在發揮關鍵性影響;衷心期待在野的蘇主席不是想盡辦法、用盡手段,只為了保有一己的權力、地位或利益站在臺上,而是真正為2300萬台灣老百姓謀福祉、興大利去辯、去爭。

  民進黨八年回顧只因蘇蔡較勁?

  在民進黨的“挺扁大戲”中,如果説接受陳水扁的入黨申請書是“前奏”,那麼從上周起一連四週舉行的“勤政為民,壯大臺灣”8年執政研討會就應該是“主旋律”了。

  香港《大公報》27日指出,民進黨執政8年,主政者正是陳水扁,兩者不可切割;但主辦研討會的綠營智庫卻説,扁之功過不在討論之列,而且民進黨執政8年絕不是失落的8年,研討會處理的是8年執政成果。看來,民進黨不敢明目張膽為陳水扁唱讚歌,倒是以“民進黨執政”的名義暗度陳倉,一方面為扁平反,另一方面向外界宣揚當年民進黨的“執政成果”。民進黨以為這樣為自己歌功頌德就可以抹掉民眾對民進黨的無能、貪腐的壞印象,但恐怕是越描越黑,反而暴露其諱疾忌醫、是非不分的醜態。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31日指出,蘇貞昌在同意陳水扁重回民進黨後,又舉辦“民進黨八年執政研討會”為自己拉抬聲勢,但謝長廷選擇缺席、蔡英文非但不捧場,還另搭舞臺,唱起別齣戲碼。最近一連串發生的事情,使得蘇貞昌與蔡英文二人的瑜亮情結更加浮顯,民進黨內“兩個太陽”各自發光發熱,相互較勁的意味濃厚。

  “胖達人”再掀“問題食品”風波

  標榜天然的“胖達人”被踢爆使用人工香料,成為島內熱點,輿論感嘆:一系列食品風波已使“臺灣製造”的金漆招牌失去往昔光彩,這到底是偶然現象?還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的必然結果?社會信任不能只靠官僚維護,社會本身更應扮演重要的角色,唾棄利用並破壞社會信任的企業,讓其無法生存,才能産生嚇阻效用。

  臺灣《聯合報》28日社論指出,麵包師傅莊鴻銘39九歲首次開店,兩年就身價破億,靠的就是“麵包達人”這個招牌。他的故事兩個月前才被雜誌寫成創業傳奇,豈知今天卻被當“詐欺犯”查辦。如此諷刺的對比,映照的是臺灣社會的時髦、輕諾、逐利?還是虛無、躁動與仇富?無論如何,“胖達人”並非罪大惡極,儘管形象受創,若能誠懇做好後續危機管理,或許不致一蹶不振。

  香港《大公報》28日發文説,臺灣像近年問題食品之多,確是少見。打擊“問題食品”對臺灣衛生部門而言是一場硬仗。它不僅要重振臺灣食品的聲譽,更攸關廣大消費者的健康。期盼臺當局切實做好食品管理工作,讓臺灣食品再次飄香兩岸三地。(趙靜)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