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緣何集體陷入“迷航”困境?(8/19—25)

時間:2013-08-26 09:44   來源:台灣網

  上周,美國對臺軍售、民進黨智庫規劃執政8年研討會,以及這幾年臺灣人集體陷入“迷航”困境等話題,都成為島內輿論爭議的焦點。

  美國對臺“凱子軍購”可以休矣?

  中國國防部高級官員20日透露,為了解決美方對臺售武等障礙,我方提出可以成立工作組,與美方詳細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對此美方積極回應,表示認可。臺灣“駐美代表”金溥聰則回應稱,美國會履行“與臺灣關係法”,繼續對臺軍售。

  台灣網22日發表專家文章指出,中美兩國建立工作組商談解決對臺軍售問題,是國際大環境、中美關係和兩岸關係發展新形勢所決定的,任何人在格局變化面前都無能為力,相關各方不應該將責任或怒火投射到任何一方,更不應該因此而影響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好勢頭。

  對於臺灣方面對此可能的態度,廈門大學教授李鵬認為還需要觀察。在他看來,雖然兩岸關係處於一種和平狀態,但是臺灣不會放鬆所謂的“軍事準備”,馬英九上臺以來也不斷強調要加強軍事建設。因為這不僅關係到臺灣島民眾面對大陸時的一個“心防”問題。同時更牽涉到到美臺之間的戰略聯繫、特別是美軍在亞太地區的的戰略部署問題,所以不是一個在短期內就能解決的問題。

  臺灣著名學者張麟徵指出,臺灣民眾對“凱子軍購”早已怨聲載道,對於兩岸建立軍事互信、簽署和平協議也高度期許。但基於島內政治現實和臺美關係的複雜性,對美軍購問題很難在短期內得到解決。

  老謝小英不甩蘇貞昌?

  民進黨智庫規劃的執政8年研討會,從8月23日起連續舉行一個月,黨主席蘇貞昌、前陳水扁副手呂秀蓮都出席了首場研討會。但謝長廷卻缺席了,只參加最後一場的研討會;蔡英文則是全程挂零,不願捧場。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24日對此指出,謝長廷、蔡英文對研討會的態度,再次證明了蘇貞昌當前在民進黨內難以盡情揮灑的局限,他若無法取得謝、蔡二人及其人馬的支援,根本無法坐穩黨主席這把金交椅。畢竟,等著看蘇貞昌好戲的,綠營中還是大有人在。

  臺灣《旺報》21日也發文説,民進黨執政並沒有多少值得歌頌之處,但卻硬要花4場研討會的時間來自我歌頌,不如多往前看,摸清楚臺灣未來應走的路,才是最實在的功課,不要逼迫人民看歹戲拖棚的研討會連續劇吧。

  臺灣,你為什麼不快樂?

  上周,“臺灣再這樣下去,真不知道前景何在”成了很多臺灣人心中的憂慮,也成了輿論熱議的一個話題,甚至有人用“迷航”來形容這幾年臺灣所陷入的困境。

  臺灣《旺報》20日社評指出,如果我們只是羅列各種各樣的問題,人們可以舉出焦慮大量所在的理由:媒體亂象、政治惡鬥、政客無能、價值錯亂、大陸崛起、金融危機……等等。但是究其根本,問題還在於經濟。活力煥發的社會、靈敏謙卑的政治,是拉動臺灣經濟重新起飛、再造臺灣輝煌的力量所在。臺灣需要冷靜思考當前面對的問題與自己的藍海策略,釋放社會力才是王道。

  臺灣《聯合報》20日指出,今天臺灣人充滿失落感,一個原因是人們認知到自己的臺灣正在走下坡,這是再怎麼假裝“自我感覺良好”都掩飾不了的事實;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人們看不出這個“臺灣往下掉”的情勢,要碰到什麼樣的力量,才能把它托住。當臺灣政治和社會歧見深化到這種地步,人們要期待什麼高人一齣手就能化解民眾的無力感,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民眾可以做的,或許是從自身做起,儘量避免用負面語言引發負面對應,儘量減少用政治顏色來分別敵我,無論如何,要一點一滴找回中間地帶,切勿再陷入集體憤世嫉俗的悲情。(趙靜)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